暗底里,高力士可是替李林甫捏了一把冷汗。
很显然,拨换城的沦陷和四百将士的壮烈殉国,已经刺激到了大唐的圣人。刚刚如果圣人同意高力士前去催促,那就意味着,圣人对李林甫的军事计划产生了很大怀疑。这对刚刚登上相位不久的李林甫来说,可算得上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甚至有可能,他的宰相也就做到头了。
这时,李隆基问了一句,“为何没有萧珪的消息?”
高力士知道,这才是那一份奏疏最刺激圣人的地方。倒不是说圣人有多疼爱萧珪这个“准女婿”,更不是因为萧珪是张果老的嫡传弟子,圣人就会把他看得重于泰山。
关键在于,萧珪是圣人亲自任命的第一任碛西黜置大使,他是代表大唐天子前往安西巡视的。如果萧珪死在了拨换城,死在了突骑施的手上,那不等于就是当着全天下人的面,重重的扇了大唐天子的耳光吗?
没有哪个帝王,能够承受这样的羞辱,尤其是大唐的“天可汗”。
对于李隆基的这一层心思,高力士早已把握得牢靠无比。此时,他不急不忙的小声答道:“陛下,大臣的奏疏对于未能确定之事,一般不会轻易上奏。但是老奴这里,却有萧珪的消息。”
李隆基问道:“从何得来?是否可靠?”
高力士说道,“消息来自于金吾卫大将军裴伷先,绝对可靠。”
李隆基眼睛一亮,“西域传奇,裴伷先?!……他怎会有萧珪的消息?”
高力士说道:“萧珪去往西域之时,裴伷先受萧嵩萧老相公所请,派谴他的心腹裴蒙前去辅佐萧珪。裴蒙因此追随萧珪,一路进了拨换城。据裴蒙刚刚传回的消息,萧珪联手拨换城镇将高舍鸡等人,亲历多场血战,死守拨换城不失。但后来突骑施不断增兵,拨换城粮草断绝又没有援军,时刻面临倾覆之危。后来萧珪在城中发现了姑墨古国留下的墓葬密道,定下了请君入瓮的破敌之策。”
李隆基被提起了好奇之心,“如何,请君入瓮?”
高力士说道:“陛下,这恐怕就是此前萧珪,在阵前主动请降的原因所在了。”
李隆基说道:“你是说,萧珪诈降,是为了诱骗突骑施大军入城,然后聚而歼之?”
高力士点了点头,“裴蒙传回的消息,便也是如此说法。老奴也窃以为,只有诈降诱骗方能解释萧珪,既血战抗敌又献书请降的前后矛盾。”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缓缓点头,“有道理……说下去!”
高力士说道:“定下请君入瓮的计策之后,萧珪还联手安西大都护府派往突骑施军营的和谈使臣来瑱,一起把拨换城的平民百姓安全送到了城外。但这时又出了一个岔子,突骑施人把一部分百姓抓了起来,借此威逼萧珪提前出城投降。随后,拨换城镇将高舍鸡之子高仙芝,私自把萧珪囚禁起来,然后自己冒充萧珪去往突骑施的军营投降,因此救出了那一部分被捉的百姓。”
李隆基好奇道:“如此假冒,难道突骑施人就没有察觉?”
高力士答道:“圣人所虑极是,没过多久高仙芝就暴露了,但是来瑱与获救的百姓们却并不知道这些内情。安西大都护府也就因此认定,当真是萧珪本人投降了突骑施,因此才有了此前那一份,揭露萧珪阵前投敌的奏疏。若非裴蒙亲自参与了此事,对个中细节了如指掌,并在拨换城沦陷之后得以生还,我们恐怕很难弄清其中真相。”
李隆基立刻问道:“那么萧珪本人,究竟去了哪里?”
高力士摇了摇头,“高仙芝被突骑施人识破真面目之后做了俘虏,同时裴蒙也被捉了起来。虽然后来裴蒙得以获释,但此时拨换城已经沦陷,萧珪也就不见踪影。但据裴蒙提供的消息来看,萧珪应该是有机会走密道逃出拨换城的。但拨换城沦陷之后起了一场大火,城中一切尽被焚毁。萧珪的行踪,也就变得难于捉摸了。”
李隆基有些郁闷的轻哼了一声,“说了半天,仍是一个生死未卜,行踪不定!”
高力士说道:“陛下,现在至少可以确定,萧珪并未阵前投敌。不仅如此,他还身先士卒抗击敌人,亲历血战死守城池。他非但不是卖国求荣的叛徒,还是铮铮铁骨的英雄男儿啊!”
听闻此语,李隆基的脸色果然变得好看了一些,还对高力士投去一个赞许的眼神。
高力士微微一笑,以示回应。
总能把准皇帝的脉,说出他最想听的话,这就是高力士的本事。
“英雄男儿”四个字,明着是在夸萧珪,暗底里却是在宽慰李隆基之心,并有溜须拍马之嫌。李隆基明明知道高力士有此用心,偏也十分受用。
这就是他们君臣二人花费数十年时间,所建立起来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