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这么双标。
谁叫他是皇帝呢?
隋丰窑屁颠屁颠的跑了,他现在也刮了光头,一颗卤蛋在暮色里格外显眼。
很快他便来到政务中心,找到主管人事的许南天,跟他说了夜校的事情。
许南天一听。
得了,现在夜里也别想消停了。
心里骂着娘,他还是把那些即将下班的各级官员叫住,叫他们连夜去发动群众,搞识字运动。
于是,隋丰窑一颗光头进去,百十个光头跑出来,开始按照社区通知百姓要办夜校的事情,并且叫读过书的人踊跃报名当老师。
“社区”这个概念是最近许南天从陈阳那里学来的,他把十二万人的居住区划分成了三十多个社区,这样管理起来就方便的多。
劳累了一天的老百姓们听到训导官的声音,纷纷从小屋子里钻出来,好奇的望着街口。
陈阳倒是说的轻巧,夜校说办就办,但要具体下来,又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场地该设在哪里,一个班多少人,煤油灯哪里来,课堂用具怎么搞,有没有作业,有没有考试……一系列的问题数不胜数,严峻考验着光头们的能力。
最后他们折腾到了半夜,好歹是搞了一套暂行版的方案出来。
新城里的样板房都是十间一排的联排样式,所以每天晚上下班后,一排屋子的十户人家统一到头头上那一家家里去上课。
当然,如果他们不嫌这12月份的冷风吹的紧,在门口上课也行。
至于上课的内容……暂时只能是大家看着办。
你认识两个字,就先教大家认两个字,他认识十个字,就先教大家认十个字。
这样东拼西凑,就算每个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也能凑出一堆字了。
……
训导官们为了夜校的事情焦头烂额,陈阳此刻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他坐在小院的卧房里,王承顺候在面前,手里拿着个托盘。
托盘里面有四块牌子,上面分别写着李小七,颜巧玲,陈月娥,夏沐兰。
“陛下,翻牌子吧。”
陈阳苦笑着:“你怎么今晚想起搞这出了?”
王承顺也是一脸无奈,小声道:
“今天下午的时候,奴才在院子里遇到月娥娘娘了,她拉着奴才说,要我给陛下吹吹风,要雨露均沾,不然田里都快旱死了。”
“奴才想着,陛下的女人越来越多了,顾不过来的情况肯定会发生,于是便做了这牌子,这样陛下想翻谁就翻谁,也算公平。”
陈阳看了那托盘一会儿,又把四个牌子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
“这牌子,有点小啊。”
王承顺一怔:“做小了吗?那奴才差人再改大点。”
“不是。”陈阳接着说:
“我说这牌子这么小,托盘这么大,我要推多少女人,才能把这托盘铺的满。”
王承顺:“……”
陈阳又纠结了一会儿,复问道:
“朕每晚上可以翻几个牌子?”
“您是陛下,您高兴就好。”
“那好。”
陈阳直接伸手,把上面四个牌子……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