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镇]
晨风微凉,我与吴知秋漫步在街头,秋日的阳光褪去了夏日的燥热,此刻正柔柔地照在身上。
秋高气爽,我情不自禁地微微眯起双眼,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宁静。
吴知秋轻轻牵着我的手腕,他的手出乎意料的细腻光滑,肌肤的触感胜过女子。指节间略感粗糙,似是生了层薄茧,想必是因为舞刀弄枪留下的。
但我很肯定的是,吴知秋绝对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半吊子”,这功夫肯定也是花拳绣腿了……
从客栈出来到现在,吴知秋一直沉默不语,我有些意外——这个话唠今日怎么如此安静?
我忍不住看向他的侧脸,只见他脸上带着浅笑,兴趣盎然地向街边的店铺里张望。
我心中释然,暗自松了口气——或许是习惯了吴知秋平日里吊儿郎当、没心没肺的样子,他突然静默下来倒更令我感到不安。
我轻松地笑了,还好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有他陪伴,才不至于孤苦无依、独自漂泊。
吴知秋这个表面大大咧咧的人却有一颗极其温暖细致的心,他常常不遗余力地逗趣耍宝、引人发笑,此中良苦用心我不是不明白——这种看似是哗众取宠的幼稚行为,其实是他为了分散我们对不如意之事的注意力而做的努力,他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着对好友的关心与鼓励。
在如此不易的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认识这样暖心的朋友,怎能不珍惜?
我始终微笑着,抱着同他一起散步消食的想法,任凭他牵着走。
跟随着吴知秋的目光,我也好奇地四下打量,一路上看过各种店铺,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我不由得震撼,这是自己第一次如此真实地体验到这个朝代商业的繁荣。
绸缎铺,当铺,客栈,酒楼,面馆,茶馆,胭脂水粉店,古玩器皿店,各种手工作坊,甚至秦楼楚馆……几乎涵盖了一切生活所需,可谓是无所不有。
“哇——这里也太繁华了……”
我忍不住咋舌。
“这样就算繁华了?阿轩,你可真没见识,一看就是个……”
见我瞪向他,吴知秋识相地闭上嘴。顿了顿,正色道:“洛宁镇虽地处边陲,但因其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此地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可谓是南北两国的贸易中心。”
“哦。怪不得……”
吴知秋看我没有真的生气,又笑嘻嘻地凑上来,拍拍我的肩膀: “这些小商铺真的没什么稀奇,我带你去东市看看?那里是洛宁镇占地面积是最大的集市,里面的稀罕物什可多了,你要是有喜欢的就直接拿,小爷有的是钱,别跟我见外啊!”
“行啊!说话算数!到时拿不出钱来,你可别耍赖哭鼻子!”
“那哪能啊?!小爷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吗?你就放心挑吧……”
“好了,我知道了!咱们快走吧!一会儿集市上的人会更多的。”
吴知秋一打开话匣子就关不了了,我连忙加快了脚步,拽着他向东街走。
心中腹诽:这家伙之前不发一言,看起来倒是有种安静的文艺青年范儿,甚至给我一种圣洁不可攀附的错觉,可他只要一开口就会文艺形象尽毁……唉,真是可惜了这么一副好皮囊……
越靠近东市,市集上的嘈杂声就越清晰。
我似乎嗅到了“人间烟火”的味道——各种小吃混杂,香飘万里,但我仍最先分辨出了豆沙馅糯米糕的香甜味道。
我的眼前很快便浮现出一种在现代名扬中外、历久弥新的传统小吃,原本已经满足的肠胃好像突然变得空荡荡的,又开始“咕噜噜”地叫嚣。
“知秋,你闻见豆沙糯米糕的味道了吗?好香啊!”
“嗯……”他深深地吸气,“好像是驴打滚!我记得小时候我母……我娘给我们做过……惜月弟弟特别喜欢吃这个……”
只是……这么多年了,我们再也不曾品尝过那种专属于娘亲的味道了……吴知秋黯然地微微低下头,在心中默默地补充道。
“还真的是驴打滚啊——”好想吃……
只顾着垂涎于美食的我完全没有注意到吴知秋神色的变化,不但将他的后一句话自动忽略掉,更没有察觉出他语气里淡淡的落寞。
我抬头看他,只见他脸色微变,可我还来不及捕捉到他刹那间的忧郁模样,他已经恢复了原本嬉皮笑脸的样子。
难道……是我多心了吗?
我也向他笑笑:“你想吃‘驴打滚’吗?”
我满目憧憬地看向吴知秋,几乎将他看做了裹着黄豆面的糯米团子。
吴知秋无奈笑道:“阿轩兄弟,你先把口水擦擦……”
“好,好!擦干净了!快带我去吃驴打滚吧!”
我双眼发亮,天知道我有多么爱吃这种传统甜食。我还记得在外上学时,曾有幸尝过最正宗的驴打滚,此后便一直惦记着。
吴知秋伸出手拽着我向前走,语气恶狠狠的:“小爷就请你好好尝一顿‘驴打滚’!你要是吃不了就给我兜着走!”
“不不不!这位仁兄,我知道你不差钱,但真的不需要买太多糯米团子啊!对于这种美食浅尝辄止就好,过犹不及啊!”
“哼!少废话!我出钱,当然是我说了算!”
“谁说的?!我也有钱,几个糯米团子还是买得起的……哎哎,慢点走!你别拽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