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个分寸上,罗艺知道李世民确实很难,也就没有再继续坚持。
送李世民离开之后,罗艺看着他远去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二公子,你们好好去打关中吧。
你们打得顺,老子给你守国门,要是打得不顺,老子随时可以跑路到草原去。”
罗艺随即安排兵力守好雁门关城门,然后在城内贴出告示:征兵,十六岁到五十岁,只要能拿得动刀枪的都要,来了有饭吃。
一句有饭吃,让雁门城内的很多百姓眼睛亮了。
今年春天大旱,王仁恭初时不肯放粮,严重影响了春耕春种,夏粮自然就受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百姓家里的粮食很成问题。
现在罗艺出告示说是只要当兵就有饭吃,很多人开始盘算开了,反正是守雁门关,就在家门口当兵,不但自己能吃饱,还能为家里省些粮食。
本着这个念头,一上午的时间,报名的就有三千多人,罗艺高兴地记下姓名,却让他们先回家去,说是等粮食一到就让他们来。
说起这个罗艺是真的没办法,现在军的粮食还可以支撑个十天左右,要是这个时间内太原不能送来粮食,他真的就只能弃城了。
为了粮食,他已经打发军需官带着人往太原方面赶了,在李世民为他争取到粮食之后,必须在七天之内赶回来,要不然雁门关守军的麻烦就大了。
这一天的时间里,罗艺派出了十多波探马,全面探查马邑方面的情况。
雁门关守军凌晨的溃败让人有些意外,看来那个叫史大奈和薛收的,确实不是个领军的材料,那么多兵力竟然一触即溃,张恪怎么会派出这样的人镇守雁门关呢?
当天下午,饱饱睡了一觉的罗艺骑马对全城进行了查看,雁门城倒是跟以前差不多,只是今天毕竟换了新主人,还是有些冷清的。
只是虽然现在是战乱时间,雁门城里盖房子挖井的不少,尤其是靠近城墙的大街上,堆了很多挖出来的黄土,也算是一景了。
忙碌了一天,到了晚上,重新镇守一城的罗艺心情高兴,叫上几个心腹手下凑在一起喝起酒来。
先给死难的兄弟们敬了两杯,然后罗艺美美的喝了一大碗老酒,看上去痛快淋漓。
“兄弟们,今天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出去转转。”罗艺放下酒碗,“今天探马回报,在雁门关北面三十多里的一个湖边,有一个突厥部落正在扎营,据他们看牛羊不少。
我们现在是什么也没有,放在嘴边的肉没有理由不吃的。明天我们换装出手,把这个部落给屠了,牛羊全部赶回来吃肉,到时在现场丢点儿那边的破烂盔甲作为线索,让突厥人找张恪算账去吧。”
提起张恪,罗艺就一肚子的火,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好好地呆在山东不好吗?竟然坐船到幽州来搞事,专门破坏他罗艺的好事,这上哪儿说理去?
连喝酒边骂张恪,几个人倒是有共同语言,正骂着呢,罗艺突然间打了个激灵,大着舌头叫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护卫回道,“禀总管,现在已经是三更天了。”
三更?昨夜三更,正是自己发起偷袭的时候啊。
罗艺突然出了一身冷汗,酒意一下子全都消散了,他猛地站起来,“来人!有敌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