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徐世绩似乎看出了门道,“我手下校尉李如圭多年在这一带做生意,在绛郡有些熟人,也许能帮上些忙,不如让他去走一趟,也省得君集来回奔波。”
张恪眼睛一亮,“是跟着单二哥做生意吗?如此说来,可能真的有些门路,那就让他明天走一趟吧,要是不行再让君集去。”
杜如晦心中一惊,跟着单二哥能做什么生意?自然就是贩卖私盐喽。
让李如圭一个私盐贩子进绛都,找门路去说服绛郡郡守,这个似乎有些儿戏了吧?
他抬头看了看侯君集,突然间想起一桩旧事,不由地打了个激灵。
急忙的台头看向房玄龄时,却见房玄龄面不改色地点着头,竟然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对了,出了西冷关之后,所有的可以行军的道路都已经摸清了吗?”张恪扭头看向徐世绩,“世绩,你可掌握这方面的情况?”
徐世绩摇摇头,“少帅,出了西冷关,我们就是入敌境作战,一切当以战争为第一选择。
到时只要能够行军的地方都是道路,不管里面是庄稼还是什么。
至于说会不会引起当地百姓的愤怒,这是自然的。但是就算我们不去破坏他们的庄稼,他们依然不会欢迎我们,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在意他们呢?
等拿下关中之后,调拨些粮食给他们补偿一下也就是了。”
听到这里房玄龄点头接了下来,“王爷不必为此烦恼,过了西冷关,直至黄河岸边,一路都是平原,非常有利于我们行军。
至于毁坏庄稼,现在顾不上了。按照战时的原则,我们其实应该毁掉敌人即将到手的粮食,以防止成了他们的军粮。”
文武双方在这点上倒是难得地达成一致,没有人在乎升斗小民的利益和口碑。
张恪摇摇头,“如果可以不毁坏庄稼,还是要保护为上。毕竟百姓的口碑想要建立起来是很难的,能够维护还是不要破坏了。”
要是魏征在这里,肯定要为他大大地点一个赞,可是现在却没有人接话。
倒是几个列席会议旁听的家伙听得热血沸腾,比如温彦博、杜淹和董常他们,这种论调正好符合王通的观点,顿生知己之感。
这时苏定方说话了,“绛郡既然是平原,那么道路就会比较多,对于骑兵来说,不宜离得过远过开,还是集中一些比较好,有几条路就够了。
骑兵过的时候,可以撒开网进行侦察,绘制好路线图,供秦总管的步兵们使用,不会耽误事情的。”
萧瑀也开了口,“行之,我此前曾经路过绛郡,一路上阡陌纵横,可供步兵行军的路线很多,不会毁坏百姓的庄稼。
现在最可虑的是打仗,一旦一陈叔达协商不成,双方刀兵相见,那就一定会造成破坏的。”
张恪冷冷一笑,“要是真的协商不成,那就只能真刀实枪地干了,到时是将士们以命相博的时候,哪里还会管庄稼?
咱们现在研究的不是和平开进吗,只要能够说服陈叔达,一切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