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决定立即着手编写注释,真正让三本册子成书,让它们发挥最大的功效。现在要做的就是组织弟子先把这册子誊写若干本,分头仔细研究才好。
离开了泺源书院,萧瑀看向张恪的眼神再次变了,如果说此前只是服气的话,现在几乎可以称为五体投地了。
《百家姓》还好说,只是把几百个姓氏排列组合一下,虽然有点复杂,却没有太多难度。
真正麻烦的是《三字经》和《千字文》,要以最简单的文字说明深奥的道理,既要琅琅上口,又要浅显易懂,不精通学问的话显然无法化繁为简。
刚才他仔细看了,这三册册子上的字确实是张恪的手笔,刚劲有力却又没有什么章法,别人模仿不了。
可是张恪才十七岁啊,他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学问呢?
萧瑀很想告诉自己这是别人写好了让张恪抄写的,可是他明白,张恪肯定是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的,这从《千字文》上就可以看出来。
他把这本书列入西梁武帝的作品,可是萧瑀作为武帝的后人,相距不足百年,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武帝做过这件事情。
由此可见,张恪是真的不想承认这三本册子实际上就是他写出来的,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
萧瑀想不明白,但是他给了自己一个答案,这就是真正做大事的人的风格,张恪的眼光看的是整个华夏神州,自然不会把小小的三册启蒙册子放在心上。
泺源距离齐郡并不算太远,行不多久,萧瑀停了下来,张恪一见也勒马停住了,“舅父,为什么不走了?”
“行之,我是赐婚使,现在应该住在驿站里,而不是跟你在一起。”萧瑀呵呵一笑,“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分开了,等你准备好了,让人给我送信,剩下的事情我来安排。”
张恪轻轻一拍脑袋,他光想着王通的事情了,忘了萧瑀的身份了。
“如此,请舅父先先行入城吧,我等到天黑了再说。”张恪看看天上的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正好可以掩护入城。
萧瑀点点头,伸手从随从手中拿过帷帽戴上,拿风巾捂了脸鼻,只露出一又眼睛,“行之,我在驿站等你消息。”说完打马奔向了城门。
张恪坐在马上,看了看萧瑀的背影,扭头看看魏征,“玄成兄,昨天晚上一夜没睡,战果如何?”
“真的应了那句话了,海水不可斗量,真人不可貌相,昨天晚上,萧时文竟然给巴蜀所有郡的郡守或是郡丞都写了一封短信,请他们关照李靖大军。”
魏征咂咂嘴,“看样子,这些年这位萧国舅可是一直没有闲着啊,毕竟是出身皇家,哪怕只是傀儡皇权,培养出来的子弟所思所想所为也非常人能及。”
对于萧瑀与巴蜀各郡的关系,张恪知道肯定有联系,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密切,如果萧瑀愿意的话,他完全可以趁乱在巴蜀起事,重效三国时蜀国故事,独霸一方也未可知。
可是他现在却愿意把这样一份基业拱手让给自己,这份人情就大了去了。
追究起来,这份人情却是要落在萧后,落到如意公主身上。
要不是她们这层关系,这些好处铁定就便宜李渊了,历史上李渊几乎没怎么费事就收服了巴蜀,萧瑀居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