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先是看了看汪鋐。因为汪鋐虽然是兵部尚书,而且是靠着和葡萄牙打仗升官的。但汪鋐在之前一直是地方官,政治理念上一直和张璁他们一致。
桂萼的提案,必然是得到了张璁他们的支持。所以费宏想看看汪鋐的态度。
不过汪鋐就像是老僧一样坐在那里。
不说话不表态。
费宏转向了李时和翟銮,发现他们也是一样。李时和翟銮虽然都是内阁阁臣,但他们和其他内阁阁臣又不一样。他们能够入阁,和十年前的大礼仪之争是有关系的。因为他们当时抱团支持朱厚熜,因此他们在之后的仕途当中,都顺顺利利。
但也因为如此,所以李时和翟銮他们,这些年只是在翰林院、礼部,以及詹事府兜兜转转。
学问很好,但并没有实际处理过一些纷杂的问题。更不用说直接参与这样的大事情。虽然他们都是经过协办大学士,可是直接决定国家重要政策的事情,这还是第一次。
因此在内阁当中发言权不重。
面对费宏、毛纪这种资历很深的内阁阁臣,面对汪鋐、秦金、姚镆这些政绩显赫的大臣,始终是底气不足。因此聪明的严嵩早就选择了另一条路。严嵩可不想自己入阁之后,也跟李时、翟銮他们一样,只是成为一个笔杆子。要说给皇帝当笔杆子,翰林院有的是才子可以担任。
费宏最后把目光放到了姚镆身上。
姚镆也是如此。
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费宏忍不住道:“英之,你是怎么想的。”
费宏知道自己指望不上汪鋐、李时、翟銮。而费宏又是内阁首辅,虽然内阁首辅现在的权力没有历史上那么大,但也是统领内阁阁臣的内阁一把手。
有些事情不能自己直接冲锋陷阵。
一旦自己下场,却被秦金怼了回来,那么费宏的面子往哪里搁,费宏以后在内阁还有什么权威。所以费宏让姚镆开口,帮自己表态。姚镆暗暗的搓手,真的是左右为难。
姚镆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近四十年,是一等一的聪明人。
明白费宏让自己说话的意思。
可是姚镆本人对于桂萼的提案是支持的。姚镆担任那么久的税务总司总司长,最明白朝廷税收的变化。可费宏是姚镆在官场上的恩人。
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费宏是出了大力的。在现在这个时刻,姚镆又不能坑了费宏。
因此姚镆想了想道:“‘一条鞭法’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还是很好。节省了大量税收环节,朝廷税收简单明了,方便很多。且大大提高朝廷税收。但……”
姚镆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毛阁老所言有理。目前朝廷要做的事情多,不宜铺展太多其他的事情。可以先稳一稳,做好了计划之后,再实施开来。”
费宏皱眉。
对于姚镆的回答不满意。
费宏让姚镆开口,一个是姚镆一直是自己的人。更重要的是,姚镆之前可是税务总司总司长,这几年的朝廷税收改革,姚镆都是一手抓的。对于这方面有发言权。更不用说姚镆是真的很有能力。
想要推行“一条鞭法”,在内阁来说姚镆的意见非常有含金量。就是皇帝也会重视姚镆的建议。
费宏是希望姚镆从税赋方面,直接否定全国范围之内大规模推行“一条鞭法”。但姚镆的态度有些暧昧,虽然是支持了毛纪的观点,但对于“一条鞭法”的推行却没有否定。
这不是费宏想要的。
此时一直不说话的汪鋐开口道:“费公,此事乃大事。现在内阁意见不一,不管票拟怎么拟定,皇上最后都会放到廷议当中讨论。所以我的看法是把我们的想法都写上去,让皇上裁决。您觉得呢?”
内阁的票拟如果绝对一致,那么就算皇帝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也会顾忌内阁这些阁臣的态度。皇帝为了朝政的安稳,一时之间也会放下这个事情。
但很明显现在内阁意见不一样。
最后还是要放到廷议当中。
费宏觉得很是无奈。
本来费宏是希望,把这个事情在内阁压下来。可是很明显这些内阁阁臣各有各的想法,并不想统一意见。费宏最后只能是点点头。
道:“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