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秦金点头。
道:“臣对于西山好多煤井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仔细的研究过他们的情况。发现里面不少煤井开始的时候都是这种情况。不过发展速度很快,从五六个人的小煤井,到拥有二三十个人,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若是允许他们进城卖煤,他们可以迅速积累一笔资金,扩大煤井的规模。只要煤炭价格不降低,那么煤井还是很挣钱的。这些人既然有胆量开采煤井,那都是胆子很大的。能够走南闯北的商人,基本上都是这样胆大的人。”
“卿对于商人还有研究?”
“臣在户部就是跟钱打交道。商人怎么挣钱,臣是需要了解的。”
“嗯。”
朱厚熜点头。
果然任何一个年代的精英,那都不是白给的。
秦金一个两榜进士,竟然还能够放下身段,研究商人,真的是很了不起。
“卿认为煤炭价格不会降低?”
“皇上,臣认为煤炭价格短时间之内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有所增长。”
“怎么说?”
“这几年京城人口一直在增长,天津人口也在迅速增长。而这两个地方,都需要大量的煤炭。虽然北直隶不少地方都有发现煤炭的报告,但目前北直隶使用的煤炭,主要还是西山提供的。若是朝廷决定少用柴火和木炭,那么到时候煤炭需求会迅速增加。而且短时间之内这种局面是不会改变的。这种情况煤炭价格是不可能下降的。”
“供求关系决定物品的价格。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千古不变的道理。”
“皇上所言甚是。”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这是经济学理论上的东西。但不是说现代经济学才发现的理论,相反这个东西从古至今稍微了解经济的人都明白。
“那些封井的煤井情况你们都了解吗?”
朱厚熜转过头问骆安。
骆安,兴王府旧人,代替朱宸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朱宸仓促之间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能力不够、经验不足,做的其实不算很好。好在朱宸是兴王府旧人,是朱厚熜嫡系。虽然能力不足,但最起码帮朱厚熜稳定了锦衣卫。
不过朱宸年纪不小。
两年前已经致仕。
接替朱宸的同样是兴王府旧人,朱厚熜从兴王府北上之时,担任朱厚熜贴身防护重任的千户。他是兴王府旧人当中,地位比较高的。因此这一次担任锦衣卫指挥使。
因为锦衣卫特殊地位,所以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朱厚熜选择的肯定是自己的嫡系。
自己从兴王府带来的军官,不管能力如何,在利益上和朱厚熜是一致的。朱厚熜也信任他们。所以锦衣卫指挥使,朱厚熜选择的肯定是自己兴王府旧人。
“皇上,我们都掌握。”
“那就好。”
朱厚熜又看了看秦金,问道:“这些人可都有许可证?”
“没有。”
“那就抓吧。所有的煤井都没收,这些人都重重处罚。按照开煤井的时间,补交税款,加上罚款,必须要交齐。没有就没收财产。”
“皇上,那些到官府闹事的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怎么办?”
“派人告诉他们。所有煤井在半个月之内都会重新采煤,在这半个月之内所有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每人发放两斗米。若是拿到两斗米之后,还敢继续闹事情,全都抓起来。还有在背后鼓动这些人闹事的,一律抄家。”
“遵旨。”
朱厚熜对那些挖煤工人和运煤工人网开一面,是因为这些人都是熟练的挖煤工人。
若是把他们全都抓了,西山那边就会受到影响。毕竟让那些有地的农民去挖煤,他们是不会干的。两斗米,也就是每个人可以分到三十斤左右的粮食。要是这都不满足,一定要闹事情,朱厚熜也不会手软。
“秦卿,没收那些煤井之后,迅速卖出煤井。必须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半个月之后这些煤井要正常挖煤。”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