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随着朱厚熜的嫡长子年龄增大,董玘他们是开始准备给他启蒙。
所以掌翰林院的,还是翰林学士翟銮。
等到选择礼部尚书人选的时候,费宏提出了张璁。
朱厚熜当然是高兴的。
张璁在湖广已经快四年时间,朱厚熜也想提拔他入京。但具体要给他什么职位,朱厚熜还没有想好。现在费宏主动提出这个话题,而且推荐张璁担任礼部尚书,朱厚熜当然是高兴。
但也有一些问题。
张璁目前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广总督。
想要直接成为礼部尚书,朱厚熜担心会有反对。毕竟从地方总督,直接成为六部尚书,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朱厚熜一直很器重张璁,但却不愿意做的太过分。
就是担心影响张璁的名声。
张璁以后可是要负责大明朝改革重任的大臣,朱厚熜不希望张璁受到太多质疑。只有自己堂堂正正,推行改革的时候,才能够顺利。
“张璁,会不会不太好?会不会有人认为提拔太快?”
“皇上,张总督在湖广做出了惊人的政绩。他是这些年第一个真正的在一省之地完成了人口清查,土地清查,且推行吏治改革,给朝廷的吏治改革一个新的思路。湖广在张总督治下,成为了重要粮仓,这样的贡献,应该提拔重用。”
费宏是一个很有政治操守的官员。
答应的事情绝对不会反悔。
这两年费宏的内阁首辅位置很是稳固。上有皇帝的信任,下面支持的官员增加,又拉拢了王瓒他们,因此权力增加很多。但朝廷目前大佬太多,杨一清这个老而弥坚的内阁次辅不说,脾气越来越润滑的蒋冕,还有掌控吏部的高友玑,负责都察院的李承勋,都是朝中一方大佬。费宏的内阁首辅权力始终是比不上杨廷和。
所以费宏准备一直保持和王瓒他们一系的合作关系。
虽然现在的王瓒一系级别最高的是内阁阁臣王宪,但未来的领军人物必然是张璁。所以费宏此次支持张璁入京,担任礼部尚书。希望维持这两年的合作关系。
再说张璁在湖广做的的确是非常出色。
在湖广不到四年时间当中,张璁靠着出色的手腕、强硬的态度,推行土地的丈量。到了今年年末的时候,湖广上报清查结果,湖广目前拥有237万顷地,大约是两亿四千万亩。
惊人的结果。
丈量土地,张璁有这么多人吗?
其实张璁手中并没有那么多可用之人。但张璁靠什么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当中,就完成了这么庞大的土地丈量工作。就是靠着张璁在湖广推行的新型官员考核方法。
丈量土地,成为了那些官员最重要的一项政绩。
张璁不看地方上报的土地多寡,张璁看的是你上报的土地丈量结果的准确性。张璁每年都会抽出几个县进行抽查,查的就是你上报的耕地数据和实际耕地数据之间的差距。
一旦差距超过一定规模,总督衙门就会给这个县的县令评为“劣”。
多不行,少也不行。
被湖广总督评为“劣”的官员,基本上就和升官告别了,甚至连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都很难保住。特别是连续被其他好几个衙门都评为“劣”,那仕途就真的要结束了。张璁在湖广不到四年当中,革职的县令人数超过三十人,革职的知府、知州就有七个。其他贬官、以及被批评的,就数不胜数。
当然有革职的,有贬官的,就有做得好被提拔的。张璁推行的“考成法”,内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干的差滚蛋,干得好提拔。
张璁在湖广,就是用皮鞭抽着这些地方官员,又用官职诱惑这些官员,让他们做事情。
这样的结果,湖广才能够在三年之内完成丈量土地的工作。
两亿四千万亩,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湖广宗藩很多,但宗藩的合法土地并不多。因此张璁除了宗藩合法土地之外,其他土地全都登记在册,都是要交税的。包括地方乡绅,以前地方官府对他们的土地都是睁一眼闭一眼。但张璁不一样,登记在册之后,都要交税。
朱元璋开始,对于地方乡绅的政策是,免了他们一定额度的徭役,并没有免他们的农业税。只是后来这些人把徭役和税收等同起来。反正官员都是乡绅出身,对乡绅手下留情。
但张璁可不管这些,丈量土地之后,都要交税。
这一下给朝廷增加了一亿亩以上的交税土地。
惊人。
因为张璁这一下就给朝廷增加了五百万石以上的稻谷,大大增加了朝廷税收。
不仅仅是这个。
张璁还进行了人口普查。不管是被大户隐匿的人口,还是那些没有在官府登记在册的流民、卫所逃户,都重新在湖广官府登记在册。
进行大普查之后,湖广人口规模在2600万人左右。
足足比登记人口多了近千万。
也就是说湖广人口其实不少,只是没有被官府登记而以。这个年代人口就是资源,因为他们要交人头税,要服徭役。不想服徭役,就要交钱。增加了近千万人口,一年能给朝廷多少丁赋,一年给朝廷干多少活。
在这个基础上,张璁开始在湖广推行“一条鞭法”。把丁赋、徭役都并入到田赋当中,把他们变成田赋交税。到时候湖广一年能够给朝廷增加一千万石以上的税收。
这就是功劳。
谁能够比得上这样的功劳。
朝廷这些年这么努力,朝廷田赋也不过超过了三千万石。可是张璁一个人在湖广,就给朝廷增加千万石田赋。这等功劳,就应该奖赏。
其实张璁在湖广的很多工作并没有完成。如进行改土归流,清查土司的土地和人口。但光是现在的政绩,就足够耀眼。
“费阁老认为张璁合适?”
“是。张璁是榜眼出身,很是适合负责礼部。”
“嗯。”
朱厚熜点头。
国子监的崛起,让礼部权力大大缩减。特别是失去了监管全国学堂,还有组织科举的权力。可是同时礼部也吞了太常寺、尚宝寺等,依旧是权力很大的部门。张璁需要在礼部过渡一下,有了一些资历之后,可以调到吏部,最后进入内阁。
这是朱厚熜给张璁设计的升官路线。
“此事你去和蒋卿谈谈。”
在内阁,朱厚熜唯一担心的就是蒋冕。
因为反对声音,也就只有蒋冕。说服了蒋冕,那么张璁的任命就会顺理成章。费宏立马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