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七年。
时间如流水,嘉靖六年过去,进入了嘉靖七年,也是朱厚熜登基第八个年头。朱厚熜也从一个十四周岁的少年天子,已经是二十一周岁的青年天子。
嘉靖六年年末,朱厚熜的皇后再次怀孕。
这已经是朱厚熜第三个孩子。
对于皇帝来说,多子多孙是很好的事情。在这个孩子夭折率很高的年代,能有一半孩子顺利成人,就是很厉害的事情。这个对于皇家也是一样的事情。
只有多子多孙,才能够延续血脉。
所以对于朱厚熜来说,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个保障。皇后再次怀孕的消息,对于整个皇家,对于朝廷都是喜事。所以嘉靖七年的新年,对于朱厚熜来说真的是非常高兴地新年。
而且嘉靖七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
因为这一年大明朝开始进行地方改制,开始正规化地方总督和地方巡抚,确认这两个职务是地方职务。虽然身上还会兼任其他职务,如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察院佥都御史,或者是兵部侍郎、户部侍郎这些职务,但都只是虚职,和都察院、兵部、户部不发生关系。他们真正的职务就是总督和巡抚,不再是朝廷派到地方监督的职位,而是清楚确定的地方职务。
和之前的布政使司一样。
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规定全国八大总督要配齐,每个省份都要配齐一个巡抚,然后地方就留下一个布政使。当然不仅仅每个省份要有一个巡抚,一些军事重镇也是要有一个巡抚。
就像是山西。
除了山西巡抚,还要有专门的大同巡抚。因为大同是军事重镇。山西巡抚主要是负责山西民政,而大同巡抚主要是负责大同军务。
像北直隶就更多。
宣府要有宣镇巡抚,蓟州要有蓟州巡抚。
因此整个大明朝,要有二十多个地方巡抚。
目前八大总督当中,蓟辽总督盛应期、宣大总督刘天和、闽浙总督王琼、两广总督乔宇、云贵总督梁材、四川总督王守仁。空着的就是陕西总督和湖广总督。
为了填补这两个位置,朝廷任命原宣大总督李铎为陕西总督,总制陕西三镇军务。至于湖广总督,朝廷不再派人过去。而是原湖广巡抚张璁迁为湖广总督。
这样八大总督完全配齐。
往下每个省份,甚至一些重要军事重镇,还有像陕西这样的地方,有三个巡抚,都要固定下来。其实大部分省份已经有巡抚,但还是有些省份缺乏巡抚。因此朝廷决定,有些省份直接让原来的左布政使转为巡抚,右布政使成为唯一的布政使。然后多出来的一些布政使,朝廷进行其他的安排。
“恭喜张中丞,恭喜周布政使。”
到处都在改制,河南也不例外。
河南开封。
桂萼对着张羽和周用说话。桂萼已经是接到了命令,可以说是一下升了三四个级别。别看只是从三品左参政,成为了正三品税务总司副总司长。看起来只是涨了半级一样。
但所有人都知道,桂萼这一步走上去,已经是超越了大部分的地方官员。完全可以说是坐了火箭,要不然汪俊也不可能反对。
不要说桂萼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三品左参政,就算是正二品的布政使得到这样的机会,那都是需要庆祝的。在离开河南之前,桂萼和河南这些官员打招呼。
虽然这一次大家分开了,但未来必然会在官场上见面。毕竟大家的品级都不低,只要未来不出现问题,都会成为朝廷高官。
这几年在河南,大家的合作还是很愉快。未来说不定就能够成为政治上的盟友。
其实目前整个河南官场都是非常高兴的。
因为随着改制,很多人都得到了好处。河南左布政使张羽,在这一次改制当中也是升了一级。清查宗藩田地,第一功劳是桂萼。但张羽作为左布政使,全力支持桂萼,也得到了一份功劳。加上河南也要改制,因此张羽迁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如果不是碰到了此次改制,以及在河南政绩出众,张羽成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就不错了。一下得到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地位大大提高。
然后是河南右布政使周用。
张羽迁为河南巡抚,周用就成为了河南唯一的布政使。
都是升官。
且周用在清查宗藩当中,也有一份功劳被吏部记着。下一步提拔,必然会有周用的名字。所以桂萼才会恭喜他们两个人。
“桂副总司长,同喜。”
以前张羽是直接称呼桂萼的字“子实”的。
但现在不行。
以前桂萼是他的手下,但现在桂萼和他们几乎是平起平坐。甚至看现在的情况,桂萼的未来比他们还要光明。
“下官未能完成清查宗藩土地的工作,却要离开河南,实在是有负重托。”
“岂能这么说。”
周用立马摇头。
张羽和周用两个人不太一样。
张羽今年六十一岁,而且从进入官场开始,就一直被权贵打压。能够走到现在的位置,张羽已经很满意。对于官位不是很看重,而且也不像是盛应期那样,一定要进京当高官。
有些无欲无求。
所以并不热衷于巴结朝廷重臣,也不是很喜欢何人拉帮结派。张羽只想要好好做自己手中的工作。
因此对于桂萼受到重用,他很是高兴。但也仅仅是如此,并没有想过桂萼受到皇帝、费宏这些人的器重,就想要怎么样。但周用不一样。
周用是非常有能力的地方官员。
今年才五十一岁,还是属于雄心勃勃的阶段。
所以非常愿意和桂萼打好关系。从桂萼来到了河南开始,周用对于桂萼就是另眼相待。因为知道桂萼在朝中是有后台的。果然这才三年过去,桂萼就是坐了火箭。
周用不愿意这样好的人脉关系中断。
希望两个人可以保持这样的良好关系,未来能够继续合作。
所以道:“清查宗藩土地,本来就不容易。子实兄,做的已经很好了。而且你已经开了好头,有了清查宗藩土地的章程。以后只要按照你制定的章程,那么下面的事情不会有问题的。”
张羽称呼桂萼,从“子实”,开始叫桂萼的官职。
而周用不一样。
称呼桂萼更加亲切。因为桂萼的年纪不小,其实和周用是差不多的。以前周用可没有如此亲切,但现在周用却是如此亲切的称呼桂萼为“子实兄”。
“对了,子实兄。你觉得下面清查河南宗藩土地,谁比较合适。彭尚书那边要我们推荐一个人,担任河南土地司司长,继续清查宗藩土地。”
周用抛出了橄榄枝。
彭泽要在河南成立土地司,不仅要推进宗藩土地的清查,还要丈量河南的土地。但还是那句话,彭泽手中也缺乏出色的官员。所以愿意和河南布政使司这边做一个妥协。
让河南这边推荐一个人。
彭泽同意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河南土地司司长。
当然彭泽不是喜欢轻易让步的人。他之所以在河南愿意让步,除了因为自己手中缺乏人才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张羽、周用等人都是支持清查宗藩土地的官员。这样的官员在大明朝是比较少的。
以后想要在河南丈量土地,还是要倚重张羽、周用这些河南地方大员。
周用现在是想要把这个好处让给桂萼。
桂萼明白周用的意思,并没有拒绝这个好意。接受这个好意,两个人的关系会更好。因此桂萼想了想道:“若说谁最合适,当然是刘源清最合适。不过刘源清最近被提拔为河南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察院又和我们不在一条线上,可惜了。”
清查河南宗藩土地,主要两个负责人就是桂萼和刘源清两个人。
都得到了奖赏。
刘源清本来只是正五品的河南都察院佥都御史,但凭借清查宗藩土地的功劳,提拔为正四品的河南都察院副都御史。且都察院改革的时候,都察院和地方官府之间是平行的单位,并不是交叉的单位。都察院官员主要是在都察院内部流动,想要去其他部门任职,必须要有一定级别才可以。刘源清现在的级别,还无法离开都察院,所以桂萼感觉颇为可惜。
说起来桂萼是很欣赏刘源清的。
有魄力、有谋略。
桂萼继续道:“除了刘源清,最适合的应该就是韩邦奇了。”
“韩邦奇可是刺头。”
周用笑笑。
目前的河南都察院都御史边贡,是一个刺头,喜欢写诗讽刺别人。而韩邦奇是不下于边贡的刺头,不知道多少人被他写诗讽刺。以至于得罪很多人,特别是得罪权贵,光是监狱就进了三次。有一次是明武宗时期,讽刺太监在南直隶采买东西的时候,打压地方商户,搜刮民间财富。甚至还写诗讽刺,里面甚至映射了皇帝。采买太监立马给明武宗汇报,说韩邦奇是讽刺明武宗。结果被明武宗扔进了监狱。
朱厚熜登基之后,放了出来。
起复为河南按察副使,跟着桂萼一起清查宗藩土地,立功提拔为河南参政。
资历、能力都是足够的。
但韩邦奇的那张嘴,却是片刻不得消停,让人很是头疼。看不惯的事情,不讽刺几句,就不是韩邦奇。这样的一个刺头,其实很多官员都是不喜欢的。
你有才华,但也不能这样讽刺人。
桂萼笑笑道:“彭尚书可不仅仅是想要清查宗藩土地,看他的样子是想要丈量河南全省的土地。这样的事情,让其他人负责,我真是没有信心。碰到阻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够坚持下去。但韩邦奇不一样,只要是他负责,那么他是完全不管不顾的。这样的人最适合丈量土地。”
周用点头。
桂萼欣赏韩邦奇?
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