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套成立军民府,你要怎么做?”
盛应期在辽东想要干大事。
但盛应期知道,想要在辽东干大事,没时间和辽东这边的官员争执。因此盛应期来到辽东之后,办法就是把辽东官员绑在自己身上,大家一起干大事,一起立功。
好在周金此人也是一个有想法的官员。能够被杨一清高度赞扬,周金的军事想法是很出色的。所以盛应期和周金也算是一拍即合。
都想要立功,然后回京。
而且辽东开省才几年时间,此地的实力派也集中在了卫所当中。地方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派系,所以对于盛应期的掣肘不明显。
所以盛应期是给与辽东左布政使周金很高的礼遇。
对于周金的提议,盛应期没有反驳,反而是全盘接受。然后和周金商量一下,以两个人的名义,给朝廷上疏。表达了他们的意见。
公文来往,加上朝廷批准,中间还需要时间。
不过盛应期已经开始准备。
因为盛应期知道,朝廷一定会批准。毕竟自己刚刚来到辽东,这才是第一个提议,朝廷不可能驳回来。一旦驳回来,那么盛应期这个蓟辽总督还有什么脸面领导辽东。
朝廷也会理解这一点。
不会不给盛应期这个刚刚上任的蓟辽总督面子。
所以盛应期找来了底蕴,想要跟他谈谈。如果是换成其他人,让他从辽阳知府成为辽河套军民府知府,心中不一定愿意。虽然军民府知府,品级比普通知府高了半级。
辽阳知府是正四品,军民府知府是从三品。
权力也不一样。
普通知府是管民政的,手中没有兵权。能够调动的,也只有官府衙役,偶尔需要的时候可以要求巡检司的协助。但军民府知府不一样,那可是掌握一方军政大权的一把手。
甚至需要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军民府下面的军队,跳出自己管理的军民府,到其他地方打仗。因为最初的军民府是为了安抚那些土司建立的。
土司在自己的领域之内,军队、行政、司法都是一手抓的。
朝廷有时候打仗,需要征调土司军队。那么土司军队必然是要跨境打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朱元璋在的时候建立了军民府。既是可以安抚土司,需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土司军队。
后来姚镆在贵州开始实行另类的军民府。
是为了防备强大的土司。
特别是毕节军民府和平越军民府,那就是为了加强实力,准备威慑地方土司的。
也就是说军民府知府权力很大。
可就算是如此,一般官员是绝对不会放弃辽阳知府,选择担任河套军民府知府。因为辽阳可是辽东政治、经济、军事核心,整个城市是辽东最大的城市、经济最好的城市,也是最安全的城市。担任辽阳知府,生活没问题,安全没问题,舒舒服服可以做知府。
相比起来,辽河套军民府不一样。
作为在辽河套地区新筑的三个城市为主的军民府,这里很是荒凉,生存条件很差,人口也很少。更重要的是,彰武直接面对朵颜三卫。朵颜卫的老巢大宁离阜新六百里左右,离彰武七百里左右。
看起来不近,但是在草原上,这个距离一点都不远。
因为大宁只是朵颜卫的老巢,朵颜卫围绕着大宁,方圆几百里都是他们的放牧基地。如果需要的时候,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攻击彰武,都不需要一天时间。之前朵颜三卫没有多少精力管辽东的事情,但不代表朵颜三卫就真的不在意辽东。
等草原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彰武必然会是朵颜三卫首当其冲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哪个官员愿意来。
这里的气候和中原地区不一样,而且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大部分官员来这里就是发配的。
但底蕴不一样。
底蕴听到盛应期想让自己去辽河套,反而是兴致勃勃。
听到盛应期的问题,底蕴立马道:“盛总制,辽河套新打造的三座城市互为犄角,选择的位置非常好。三个新城之间,大约都是一百里的距离,也就是一日行程。这样的距离,可以随时支援对方。只要稳住了这三个城市,朝廷就能够稳定辽河套地区的统治。”
新民、阜新、彰武,他们之间的距离非常适合防御。
彼此之间都是大约一百里左右。
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如果是强行军,都是一日之行程。也就是说援兵可以在一天之内支援。
李承勋在这方面眼光很是独到。
他可不是随意筑城的。
底蕴继续道:“不过防御漏洞也不少,且隐患也很多。辽河套地区以前人迹罕至,后来慢慢的有一些小部落开始在这里放牧。不过这里的条件,只能是一些小部落放牧,没有给大部落放牧的草原。虽然已经筑城,但对于此地的了解,我们还不如以前在这里放牧的草原部落。这些草原部落多年在这里放牧,因此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而我朝放弃此地百年时间,对于这里很多情况并不熟悉。这是第一个大隐患。”
“第二个隐患就是,辽河套地区已经是过了辽长城,没有了辽长城的防御。一旦碰到草原骑兵,那就是真正的面对面拼杀。在这方面我朝军队目前是落于下风。这样直接影响这三座新城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隐患就是,虽然三个城市之间距离不长,但也有百里。因此我们要注意草原部落袭击支援的军队。草原部落常常使用这样的方法。看起来是攻城,但主力部队却在袭击支援的部队。”
“第四个隐患是,如何迁移人口到这些新城。辽东目前开荒如火如荼,对于很多新迁移来的人来说,他们在辽东并不缺什么。只要根据朝廷部署开荒种地,就不会饿肚子。对于他们来说,让他们去危险的新城,没有多少动力。结果新城建立有段时间,但除了朝廷派驻的军队之外,很少有百姓入住新城。如果没有人口迁移新城,那么这些新城只能是军队驻扎的地方,不会有更大的作用。”
盛应期看着侃侃而谈的底蕴,心中明白底蕴这已经是跃跃欲试。
要不然也不会想的这么仔细。
盛应期还真是想对了。底蕴对于去辽河套任职,真的是跃跃欲试。不仅仅是简单的跃跃欲试,他想要在辽河套建功立业。在辽阳有些政绩算什么,只要是有能力的官员,都能够做的七七八八。底蕴认为自己在辽阳的政绩虽然不错,但并没有完全施展自己的才华。
底蕴一直被人嘲笑文采不行,是不服气的。
所以一直想要做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