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权贵云集,官员云集,同样有钱人无数。
而且每年有大量的商人会来到京城,包括大量的读书人云集在京城。海贸、边贸大开之后,甚至有很多海商、边商都会来京城。因此皇家动物园收入非常出色。
每年给朱厚熜的内库和户部,带来巨大的利润。
“这半年多以来在户部、市舶总司,有没有什么想法。”
“有。”
“说说。”
此次和朱厚熜私人出来的,是刚刚被任命为湖广巡抚的张璁。
张璁升官速度是相当快的。
正德16年的进士,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入仕五年时间。但就是这五年时间,张璁从一个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已经成为了都察院正四品佥都御史,还被任命为巡抚湖广。在正德十六年的那一批进士当中,张璁的升官速度最快。应该说张璁五年之内走了别人十几年、二十年的路。
之前张璁一直在户部,协助吴廷举。
张璁跟着吴廷举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立马道:“皇上,朝廷税收金银化势在必行。臣这些日子在户部,看着以往的收税数据,还有今年的收税情况,用银子收税各方面损耗最少,运送也是最为方便。以粮食收税,中间损耗太多。不管是储存在地方,还是运输,都会消耗大量的粮食,相比起银子消耗倍增。”
粮食储存、运输,都不是很容易。
想要储存、运输,这个过程当中消耗的粮食就不是一点点。而消耗的这些粮食,肯定不是朝廷或者地方官府垫付,倒霉的是百姓。
“话是这么说。但朝廷需要粮食,总不能朝廷收银子,用银子再去购买粮食。这样中间上下其手,就不知道有多少银子进入谁的口袋当中。而且北方这边银子稀缺,是不可能用银子收税的。”
“是。这是现在的情况,但这是大趋势。”
张璁表达自己的看法。
的确,收税货币化这是未来税收大趋势。
但只是大趋势。
以大明朝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能在全国推广税收货币化。不可能用全都用银子收税。不过大明朝可以慢慢的往这方向发展,往收税货币化做准备。
张璁继续道:“再有就是,朝廷目前收税还是太复杂。有不少税,收不收对于朝廷影响不大。反而为了收这些税,地方官府,以及交税的百姓负担,远比交税金额还要高。”
“那卿认为呢?总不能不收税吧。有些地区只能是收那些地区的特产,只能是用这些东西来交税。”
“皇上,这些税可以下放。”
“下放?”
“是。有些税种,对于朝廷财政来说,只是九牛一毛。朝廷完全可以把这些税种,直接交给地方官府处理,不需要千里迢迢送到京城纳入户部太仓当中。”
朱厚熜没有立即回答。
而是静静地思考。
朝廷收税项目当中,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为了给朝廷交税,地方官府组织人千里迢迢把这些东西送到京城。那点东西加起来还没有路费贵,但因为这就是大明朝的收税方式。因此地方官府必须要完成。
地方官府哪里有钱,就算是有钱他们也不会损害自己利益。
那么倒霉的只能是下面的百姓。
张璁这个办法不错。
一些税,加起来都没有多少,根本不会影响朝廷财政。把他们直接交给地方官府是一个好办法。现在大明朝收税,是朝廷统一收税,然后按照比例给地方留下一些钱。当然大部分钱朝廷都收走,给地方留下一点点的钱。地方官府没钱,就开始在下面设置新的税种,搜刮地方。这就是所谓的苛捐杂税。
这些实物税,对于朝廷来说不算很多,在庞大的财政收入面前有没有都一样。但留给地方,对于地方财政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还有呢?”
“皇上,海贸挣钱,而且是挣大钱。市舶总司在嘉靖四年的关税收入达到了140多万两,而且看现在的情况还在增长。更重要的是嘉靖四年一年当中市舶总司发放出去的出海证超过了1000份。目前想要出海的商人越来越多,报名也是越来越多。”
“你也发现了?”
“是。在这之前臣并没有想到海贸利润会这么大。臣查过出海记录,瓷器、茶叶、丝和丝织品是目前出海最大的产品,还有铜钱,书籍,药材,棉布和蔗糖也是大量出海。这些东西出海,给生产这些产品的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利润,对于当地经济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嗯。”
朱厚熜还是很高兴。
朱厚熜刚刚支持开海的时候,张璁对于海贸还不是很感冒。并不认为开海有什么用处。但在市舶总司待了半年之后,对于海贸有了新的认识。
海贸不仅仅是直接给朝廷带来大量的关税,更重要的是会带动一些产业的发展。
张璁能够有这样的认识,朱厚熜真的很高兴。因为朱厚熜对于张璁是寄予厚望的,朱厚熜认定的未来内阁首辅。如果他对于海贸不喜欢,或者是抵制,那么很多事情就会难办。
“不过也有很大的隐患。”
“说。”
“皇上,海贸的利润如此之大,很容易人心浮动。特别是沿海地区,会有无数人投入到海贸当中。还有丝和丝织品的大量出海,会让很多人选择养蚕,选择种植桑叶。还有茶叶、药材、蔗糖、棉布,一旦种植这些挣大钱,一定会有很多人选择种植这些。这样会直接影响农民种粮食,大量的耕地种植其他产品,最终也会影响粮食产量。无农不稳,农业是根本,粮食是稳定的基础。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农业的稳定。”
朱厚熜点头。
改稻为桑。
电视剧大明王朝当中的改稻为桑,虽然是虚构的事情。但这个事情并不是说不会发生。一旦海贸利润庞大,民间会自发的进行改稻为桑。
但是在这个农业社会,没有工业革命之后粮食产量大增,改稻为桑会直接影响粮食问题。张璁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臣,很多事情一下就抓住核心。
朱厚熜想了想道:“这个问题的确是需要想一想,朕会和内阁商量的。你要去湖广了,朕要嘱咐你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