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成为内阁首辅,做的最多的是弥合他们之间的分歧。像一个润滑剂一样,在皇帝、内阁、六部尚书之间进行调和。但这不是费宏想要的。
因为现在的情况,没有多少费宏发挥之地。
费宏虽然性格温和,但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的,是有政治抱负的。但想要完成这样的政治主张,要有皇帝的支持,要有下面大臣的支持。可是费宏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个。
在朝中没有太大的实力。
明武宗时期被迫致仕十年,对费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朝中没能够培养太多自己的嫡系大臣。而姚镆就是费宏手中第一大将,一旦姚镆入京,那么姚镆必然成为费宏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这样的情况,费宏怎么可能不高兴。
“此事办得好,办的太好了。”
越往后看,朱厚熜越是兴奋。
费宏做的真的不错。
不疾不徐。
既没有一棒子打死水西安氏,但也没有给水西安氏任何重新崛起的机会。完全是钝刀子割肉,把水西安氏摁在地下摩擦。可以说现在虽然还有水西安氏,但水西安氏再也无法成为威胁地方稳定的大土司。姚镆这一下,虽然没有完全解决贵州土司问题,也没有在贵州完全展开改土归流。但却把贵州大土司完全解决,现在就剩下了一大堆的中小土司。
贵州推行改土归流,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
“后面姚镆和梁材提出的贵州治理方案你们怎么看?”
姚镆是真的很聪明。
解决了水西安氏之后,明白自己在贵州的日子不会太长。因此和贵州布政使梁材联合,写了一份未来五年贵州发展的方案,提交给朝廷。
姚镆已经雷霆万钧,解决了水西安氏。
但姚镆认为接下来几年,需要慢慢的解决土司,让这些土司缓一缓。
“皇上,臣赞同姚镆之策。想要改变贵州,想要在西南推广改土归流,一是要改变人口比例,二是要继续加强当地教育,让那些土司学习圣人之学。”
蒋冕站出来。
支持姚镆的想法。
蒋冕不跟你死犟死犟的时候,能力还是很出众的。蒋冕一下就抓住了姚镆的意思,然后道:“移出贵州当地的一些苗民、瑶民,往贵州迁移汉人。用这种方式改变当地人口结构。这样才能够在实力上压制住当地土司,给后面的改土归流打下实力基础。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无法治本。想要治本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让那些蛮夷学习圣人之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根除土司之害。”
“臣附议。”
“臣附议。”
毛纪、俞琳都认同蒋冕的观点。
朱厚熜点头。
自己现在的这些内阁阁臣,在素质上、能力上,真的是一个很出色的团队。只要没有发生“党争”,没有因为政治原因互相攻伐,那么处理国家大事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贵州的事情就是如此。
朱厚熜如此高兴,如此高度评价姚镆,他们也不想为这个事情发生冲突。因此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好。关于贵州下一步改土归流的方案,内阁根据姚镆、梁材的奏折,做一份详细计划。费卿,此事要尽快的完成。”
“臣遵旨。”
“姚镆他们有大功,都该赏赐。如何赏赐,内阁和吏部商量一下。顺便也考虑一下,贵州下一步的人事安排。”
姚镆、梁材,包括贵州按察使陈璋,在贵州问题上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都要赏赐。
如果可能未来一两年之内,都会陆陆续续入京。这样接下来贵州的人事安排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具体怎么安排,朱厚熜还要听听这些朝中大臣的意见。
权力要分享。
特别是人事权力,皇帝不能一个人独断。一旦皇帝一个人独断,那么下面的人就不可能好好干活。一些地方人事安排的权力当然是要给朝中大臣。
“踏踏踏——”
在朱厚熜和内阁阁臣讨论西南省份改土归流下一步动作的时候,御用监掌印太监黄锦急匆匆的来到了乾清宫。
也不管这些内阁阁臣。
直接跪在朱厚熜前面,道:“皇上,大喜,大喜。皇后娘娘刚刚诞下皇子。”
“皇上万岁。”
在场的大臣听到这句话,也都是恭喜朱厚熜。
更是贺喜大明社稷。
大明真的经不起短时间之内皇统再一次的转移。朱厚熜这一脉本来就人丁单薄,男丁只有朱厚熜一个人。一旦朱厚熜和明武宗一样没有子嗣,那么皇统必然会再一次进行转移。这对于大明社稷有很大的冲击。
现在太好了。
朱厚熜有了皇子,大明社稷有了后人。
朱厚熜也是大喜。
立马道:“好,好,喜上加喜,此乃大吉。加封姚镆太子太傅,让姚镆过年之后入京。加封梁材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璋加封为大理寺卿。”
如果是平常,朱厚熜这样封赏地方大臣,内阁早就反对。
可惜谁让这是一次特殊情况。
贵州的捷报,和皇子的诞生,巧妙的重合在一起。结果是皇帝大喜,认为这是大吉之兆,因此封赏加倍。这样的时候,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反对。
“皇子诞生,大赦天下。让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讨论一下,看看如何大赦天下。都散了吧。”
挥挥手之后,朱厚熜立马是离开乾清宫,要去看看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