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点头。
道:“朕仔细看过湖广的情况。湖广耕地如此之多,但税收那么少。原因就是湖广的上等田,基本上都被宗藩控制。还有大量的土地在土司的控制之下,也不用给朝廷交税。结果是湖广田赋非常少,都给不起湖广宗藩俸禄的地步。这种情况是不对的,必须要改变。”
湖广问题太严重。
湖广目前有七个亲王,全国三十个亲王,湖广就有四分之一。其实湖广到现在被封的亲王有十一个,但其中三个因为没有子嗣被除藩,还有一个就是兴王府,出来了一个皇帝,所以剩下了七个亲王。这七个亲王一脉发展出来了四十来个郡王,相当于是全国郡王五分之一。湖广这么多亲王和郡王,在地方根深蒂固,拥有大量的好土地。拥有好土地还不够,他们跟河南的宗藩一样,大量的侵吞了地方官田和民田。
然后就是那些土司。
朝廷册封那些土司之后,他们下面的土地都是土司自己管理,是不会给朝廷交税的。湖广地区,特别是湖南一带,拥有大量的土司,控制了大量不交税的土地。
“臣明白了。”
这不是小事情。
不过张璁非常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到现在为止,大明朝还没有一个省份进行过丈量土地。虽然有一些人支持丈量田地,但都是小规模的。
张璁很愿意自己带头,开始在一个省份丈量土地。为这些支持丈量土地的势力,一个榜样,同意激励他们。
“皇上,臣能否有个请求?”
“你说。”
“臣希望湖广能够成为朝廷改革省份。”
“具体呢?”
“臣希望都察院下一步改革放在湖广,在湖广成立湖广都察院。还有彭部堂(彭泽)提议成立的土地部,湖广也愿意作为试验省份,在湖广率先成立土地部下属的湖广土地司。”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一个好汉三人帮,你考虑的很好。”
朱厚熜点头,很是赞赏张璁的想法。
张璁果然有做大事情的风范。
明白一个人是做不了什么的。特别是在湖广这样复杂的地方,想要做什么事情,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因此张璁才要引入都察院、土地部这些力量。
都察院、土地部,都是属于支持丈量土地的力量,可以有效的配合张璁丈量土地。
“这个朕可以同意。你自己去和都察院高部堂(高友玑),还有和彭部堂(彭泽)谈谈这个问题。你也可以推荐能够和你配合的人选给他们。”
“臣遵旨。”
这是好事情。
朱厚熜相信,只要张璁愿意在湖广支持都察院改革和土地部改革。那么都察院和土地部也必然会支持张璁的工作。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彭泽为成立土地部很是努力,但反对力量也不少。这个时候若有地方愿意支持土地部的成立,而且愿意成为土地部的试验省份。那么对于彭泽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是很大的一个支持。他们当然反过来也会支持张璁在湖广的动作。为了同样的目标,他们暂时可以成为政治上的盟友。
“你去湖广大胆的做事。朝廷这里朕给你兜着。朕希望卿能够给朕一个崭新的湖广。现在的湖广在我朝没有多少存在感,但朕希望湖广能够成为我朝的大粮仓,每年能够给朝廷带来更多的税收。等西南省份出现问题的时候,朕希望湖广能够提供强大的兵源,也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这个都要看你的了。”
“臣定不负皇上厚望。”
湖广大开发。
朱厚熜希望张璁去湖广,能够让湖广有一个大变化。不要跟现在这样,湖广在大明朝并没有多少存在感。只要能够开发好了湖广,能够让湖广成为大粮仓,那么周围所有的省份都能够获得好处。
“有没有想要带走的,或者是看好的官员。”
“皇上,臣推荐朱纨和徐阶。”
“你想让朱纨和徐阶去湖广任职。”
“是。”
朱厚熜点头。
张璁入仕时间太短,升官速度太快,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这一次坐镇湖广,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培养自己嫡系官员的好机会。
张璁也明白这一点。
所以朱厚熜让他决定看好的官员,他立马推荐了朱纨和徐阶。
朱纨和徐阶都是年轻,但能力很强的官员。
朱纨是正德十六年的进士,和张璁是一届的进士。徐阶是嘉靖二年的进士,入仕才三年时间。但两个人因为能力出色,不仅在翰林院表现好,后来跟着彭泽去南直隶参与庄田清查。
做的都很好。
此次回京之后,两个人回到了翰林院都升了一级。
张璁和他们有过合作,这是想要让他们成为自己嫡系官员。
朱厚熜愿意支持张璁。
未来张璁回到朝中主持更多的改革,需要那些改革派官员支持,需要自己的嫡系人马为他摇旗呐喊。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改革,王安石改革为什么失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王安石没有改革的班底,没有自己的嫡系官员。王安石在家窝了那么多年,一直在民间养望,在这方面是成功的。有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认为,宋朝改革非王安石不可。可是王安石一直不在朝中,也没有培养自己的学生,结果是回到朝中主持改革的时候,并没有嫡系班底支持他的改革,或者理解他的改革。他的改革得不到下面的支持,也没有人去实施他的改革内容。
最后贴上去的改革派官员,大部分都是墙头草。
只是为了升官。
朱厚熜可不能做这种事情。张璁未来主持改革,必然是朱厚熜这个皇帝支持,下面还有改革派官员呼应,才能够推行。所以朱厚熜是很支持张璁培养更多改革派的年轻官员。
“此事朕会和吏部商量的。如果可能,会让他们去湖广任职。”
“谢皇上。”
“朕再给你十天时间。十天之后你必须要出发去湖广。”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