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很多都不是空穴来风。朱厚熜派东厂查过,除了说宁夏总兵种勋贿赂兵部主要主官的是莫须有之外,其他的都是真的。当然宁夏总兵种勋想要贿赂兵部主官是有的,他的目的是宁夏实在是太苦了,想要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地方。
但没有成功。
兵部尚书王宪是因为,管理目前宁夏防务的,上有内阁阁臣杨一清,下有总制宁夏军务的陈九畴,都和王宪没什么关系。特别是陈九畴,还是王宪的政敌之一。所以并不想插手此事。
汪鋐就不用说。
来到京城没有多长时间,现在还是谨小慎微的时候。而且汪鋐也不管总兵一级的大佬升迁的问题,所以更不会参与进来。而且汪鋐反正和种勋也没有什么交情。
而兵部右侍郎郑岳则是,种勋根本没有求到他这里。因为郑岳当年是弹劾过种勋,两个人关系非常不好。所以弹劾兵部主官的这个罪名倒是假的。但其他的弹劾都是真的。
锦衣卫指挥使朱宸,真的是能力有限。
顶多就是维持锦衣卫的局面。所以各种乱象不少,锦衣卫因为缺钱,雇佣地痞无赖收保护费解决,目前还是很多。可能锦衣卫有些罪名不是朱宸的问题,但谁让他是锦衣卫指挥使。
还有通政使席书。
的确是找人打了招呼,让自己弟弟进入了翰林院。不过这个事情还真是不能深究,因为深究起来甚至还牵涉到刚刚进入内阁的原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王瓒。还有翰林院的一些官员,席书都是打了招呼。
这些都让朱厚熜很生气。
除了生气这个愣头青的御史,更是生气这些朝廷大臣。
果然只要是个人,都是有私心的。
像席书。
个人操守相当好,学问也很好。王阳明对于席书的学问,都是赞誉有加。但这样的席书同样为了自己的弟弟,利用自己职务,做这种事情。
朱厚熜把这些弹劾奏章放下,拿起了另外一份资料看了看。这个担任御史才两个人,就弹劾这么多朝廷重臣的愣头青叫聂豹。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进士,到现在入仕七年时间。
三十岁中进士,今年三十七岁。
也不是当愣头青的年龄。但他却是真的跟一个愣头青一样,弹劾了这么多人。
不过朱厚熜感兴趣的不是聂豹弹劾这么多朝廷重臣和权贵,朱厚熜感兴趣的是,聂豹在担任御史之前的履历。这是一名非常有能力的干才,身体力行的干才。
特别是在华亭县的表现,真的是非常出色。
他在华亭县担任县令的时候,严禁官吏侵吞国家财产,严防衙门为政不公。追讨那些官员侵吞的国家财产,追还官银一万六千两、米五千六百余石;同时不许豪强拖欠国家赋税,盘剥百姓。对于贪赃枉法者,聂豹则绳之以法。
包括整理华亭县以前的账目。那些账目很是混乱,但聂豹却硬生生的把这些账目都整理了。然后追讨了一大笔往年的朝廷税收。
结果是华亭县县衙政风大为好转。
当然这是很多清廉官吏都能够做到的事情。聂豹在华亭县最大的政绩是,在受到灾害之后,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处理灾情。而且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捐献,最后募捐了大笔资金,赈灾成功。而且灾害结束之后,他不是就这么沾沾自喜,而是开始找到灾害的原因。
他亲自勘察县情,发现华亭境内西部地势低,宜泄水排涝;东部地势稍高,宜蓄水灌田。因此他亲自启用一些水利专家,主持疏浚陂塘河港及修筑堤岸,以防旱排涝。他主持完成的华亭县堤坝,对于华亭县农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解决了华亭县的水利问题,华亭县的农业生产获得了大丰收,人民生活逐步好转,逃荒人员纷纷回到了故土种地。结果在华亭任职的三年,聂豹扭转了困难的局面,积谷至十九万余石,复业人口达到三千多户。
一个县城的粮仓,竟然囤积了十九万石的粮食,这是多么厉害的成绩。十九万石的粮食,可以解决十万人一年的吃饭问题。
这样的政绩实在是太亮眼。
轰动朝野。
所以他才能够从县令转为监察御史。
这是一个有能力,而且有魄力,更有胆气的官员。没想到成为御史之后,成了一个愣头青。或许不是愣头青,只是想要引起自己这个皇帝的注意?朱厚熜也说不清楚。
当然聂豹此人还有一个身份,他是王阳明的学生,或者说是王学的传人之一。历史上聂豹此人是王阳明王学江左一派的大佬。而且他还和明朝一个大人物有关系,那就是历史上的内阁首辅徐阶。他是徐阶的恩师,徐阶学习王学,大部分都是跟聂豹学习的。
朱厚熜放下了手中关于聂豹的资料。
心中开始思考。
王学,王阳明心学大发展已经是遏制不住的事情。看看这些大臣的情况就知道。王学门人当中,真有不少能力出众的官员。像目前担任市舶总司副总司长的林富,这个愣头青聂豹都是非常有才干的。聂豹此人是王学门人当中,军事成就最高的一个。
除了聂豹,现在朝中的席书、方献夫等人,还有很多年轻学子,都深受王阳明心学的影响。等他们成长之后,王学的影响力就会太大。
光是这么想着,朱厚熜就知道,自己是绝对不能让王阳明入朝。
要是王阳明入朝担任内阁阁臣,皇帝怎么控制王阳明。王阳明和目前的朝中大臣不一样,他是王阳明心学的老祖宗。王学门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一旦这些人都围绕在王阳明身边,这个力量实在是太可怕。只要不是王阳明,那么就算是那些王学门人,也不可能真的合作起来。
因为王学也分好多派别。
像聂豹是江左一派,还有浙中一派、泰州一派,他们各有各的思想。都是各自发展王学,给王学增加了他们的理解。这些人因为主张不同,也会发生冲突矛盾。就如现在的理学也好、心学也好,都是儒学一脉。只是他们对于儒学的理解不同,变成了不同的派别。
只要不是王阳明,那么这些人是不可能完全团结。
哎。
朱厚熜也是头疼。
王阳明的才华无可置疑。朱厚熜只是和王阳明接触几次,就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但同样正是因为他的才华太高,影响力太大,徒子徒孙太多,朱厚熜反而是不能让王阳明入京。
算了,就让王阳明继续呆在地方。
至于这个聂豹?
有能力、有魄力,真的很不错的官员。但这个愣头青放在御史这里不行,他简直是无差别的弹劾朝廷重臣。说实话朝廷重臣哪一个没有毛病。真要找毛病,都能够找得出来。
可是什么都要弹劾,那怎么弄。
看起来聂豹这个御史要换一个位置才可以。
“皇上,坤宁宫皇后娘娘有请。”
“有事吗?”
“皇上,太医说娘娘是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