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伊王的事情。宗藩问题很复杂,朕听了就脑袋疼。朕也不想天天去管这些宗藩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处理又不行。因此朕的方法很简单,谁要是跳出来,朕只能是杀鸡骇猴。让其他宗藩看看,朕可没有那么心软。朕要用伊王一脉的事情,来警告所有的宗藩。费少保,你认为呢?”
朱厚熜表达自己的看法。
然后问了费宏。
费宏心中叹口气。果然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内阁群辅的压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不是内阁首辅,很多事情可以避开,可以模棱两可。
但内阁首辅却是需要有态度,因为所有人都看着你。
你要是顶撞皇帝,那么皇帝不高兴,你这个内阁首辅做下去很困难。但你要是谄媚皇帝,那么下面的臣子会认为你丧失了读书人的风骨,是一个“佞臣”。一个内阁首辅,一旦有了这样的名声,那么下面的人就开始不配合你。除非你真的要做一个严嵩这样的大“奸臣”,要不然同样做不好内阁首辅。
因此做一个合格的内阁首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费宏是才子,才智过人,非常聪明。立马道:“皇上,若废除伊王爵位,伊王一脉的人怎么处理?”
“你认为呢?”
“皇上,除藩是一个很重的处罚。自大明朝建立以来,除藩的都是犯了抄家灭族的大罪,才会真的除藩。因此臣认为除藩动静太大,不宜随便除藩。可以对他们实行降爵,又或者给他们留下一定的钱财。”
“费少保认为降爵,或者留下钱财,哪一个更合适?”
“臣认为降爵更合适。”
朱厚熜没有回答。
看向了杨一清和蒋冕,道:“杨少傅和蒋阁老认为呢?”
“臣支持降爵。”
蒋冕开口。
虽然对于费宏成为内阁首辅,蒋冕有些不服气。但目前来说,费宏和蒋冕还算是政治盟友。杨廷和在的时候,两个人都是杨廷和一派的。
现在虽然关系疏远了,但为了对抗杨一清,蒋冕还是愿意配合费宏。
杨一清上前道:“皇上,除爵影响真的太大。降爵的确更适合。”
杨一清倒不是想要支持费宏。
杨一清现在关注的是九边重镇的事情。这个秋天鞑靼右翼没有动作,但杨一清知道,鞑靼右翼这几个月之内必然会有动作。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杨一清不愿意宗藩的事情,影响九边重镇的安危。
所以才会支持费宏的方案。
看到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都支持降爵,高友玑站出来道:“若此次轻轻放过,那么以后怎么管理宗藩事宜。臣想问问费少保,以后碰到宗藩问题,是不是只要降爵就可以。皇上,臣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恳请皇上对于伊王除爵,还有那些牵扯的伊王一脉宗室除爵。此事绝不能高高举起,但最后轻轻放下。”
“高宪臣,你可知离间宗室是什么罪名?”
“哼。本官只知道给朝廷办事,不知道何为离间宗室。”
“若高宪臣不知,那么可以去读读太祖高皇帝的‘皇明祖训’,也可以去读读‘太祖实录’。看看太祖高皇帝是怎么处理离间宗室感情之人。”
“啪啪啪——”
朱厚熜拍了拍桌子。
朱元璋对于宗藩是真的很好。估计因为自己从小生活艰辛,所以不希望自己子孙也受到那种苦难。因此才有了明朝比较奇葩的宗藩制度。
当时就有一些大臣反对,认为这样对于大明朝不利。但这些反对的人,朱元璋都处理了。后来有人弹劾宗藩鱼肉乡里,朱元璋直接把他以“离间天家感情”为由砍了。
反对高友玑的人,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朱厚熜看着朝中重臣吵架,因此才大声道:“朕让你们讨论,不是让你们吵架的。费少保,你说要降爵,降到什么爵位比较合适?”
又回到了费宏这边。
费宏开口道:“皇上,臣认为伊王一脉做的事情的确是人神共愤。虽然碍于他们的宗室身份,不好处理过甚,但也不应该轻轻放过。臣认为伊王必须要重重惩罚,降爵一两级完全达不到处罚的目的。因此臣的建议是,伊王降爵为镇国中尉。”
费宏原来是认为,伊王降爵一两级就可以。
就算拿不到郡王爵位,但降爵到镇国将军也不错。既是处罚了伊王,也能够给其他宗藩一个警告。但看高友玑态度如此坚决,还有石珤也支持高友玑。
更重要的是,皇帝已经把济源王除爵了。再看皇帝现在暧昧的态度,估计也想要对伊王进行除爵。但费宏不能答应。伊王可不是济源王,济源王只是伊王一脉的郡王而已。对他们进行除爵,影响力不小,但也不是很大。可是伊王不一样,这可是正宗亲王。你把一个亲王除爵了,那可不是小事情。多少宗藩都在看着伊王的事情,如果朝廷真的除藩,这些宗藩会不会认为朝廷要再一次削藩。一旦他们这样认为,闹出事情来,可不好收拾。
所以费宏来了一个折中之法。
“伊王一系的郡王呢?”
“可降爵为辅国中尉。”
朱厚熜没说话。
正在思考。
镇国中尉,那就是宗室爵位当中是倒数第三的爵位。而辅国中尉这是宗室爵位当中是倒数第二的爵位。从亲王、郡王爵位到镇国中尉和辅国中尉,那可是降了好多级。
朱厚熜最后选择了妥协。
本来朱厚熜是想要好好地惩治伊王。但杨廷和走了,可是朝臣反对者依旧很多。所以并没有坚持,直接道:“费少保想的全面。内阁再讨论之后,把详细的处罚报告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