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给水东宋氏世袭贵州布政使的职务,会让水东宋氏的世袭含量更进一步。
这可是布政使。
且为了推进改土归流,这个布政使不是虚职,相反是一个有实权的官职。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水东宋氏安心,也让其他土司安心。朱厚熜是很担心,水东安氏未来在这个地区会尾大不掉。
“皇上,臣认为这一点可以放心。水东宋氏已不负宋元时期的威势,宋氏主要都在翁水和草塘一带。而翁水和草塘一带隶属于播州杨氏控制,一直以来播州杨氏和宋氏之间的关系不怎么好。这些年水东宋氏一直被播州杨氏打压,实力大减。水东宋氏整体实力下滑,导致他们家族在其他地方的控制力很差。水东宋氏虽然依旧是贵州最大的土司之一,但空有名气。水东宋氏的实力远不如水西安氏和播州杨氏。”
费宏开口。
姚镆是费宏推荐的,也是费宏的手下大将。姚镆立下的功劳越大,费宏得到的好处更多。从年龄来说,姚镆几年之后回到京城,正好可以成为费宏的左膀右臂。因此费宏对于姚镆是非常支持的。
“嗯。”
朱厚熜点点头。
算是认可了费宏的话。
虽然改土归流困难很多,且大明朝目前实力远远比不上巅峰时刻,但大明朝对于那些土司来说依旧是巨无霸。毕竟这些土司也就控制十万、二十万人,但大明朝可是拥有一万万百姓。因此除非是朝廷往死里逼这些土司,或者是那些土司认为大明朝真的没落了,不然不会公然反叛。特别是那些大土司更是如此。
小土司反叛,顶多是地方政府征讨。甚至地方政府为了掩盖事情,不会真的打仗,反而是安抚他们。但那些大土司一旦反叛,那么招来的就是朝廷大军。朝廷一旦要平叛,那么就会从西南各个省份征调部队,一次性征调十多万部队都是可能的。因此大土司做什么事情都是很谨慎的。
“姚镆心里有数就好。”
“皇上,西南这些省份,有些地方和中原地区不一样。贵州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就算是开府,很多地方也缺人。像要成立的毕节府、平越府,人口都不多,反而是卫所人口更多。且这些地方山高林密,还有很多甚少和外界接触的部落。在这些地方开府,和内地开府,完全是不一样。”
杨一清再次开口。
杨一清对于边疆的事情很熟悉。虽然一个是西南省份,一个是北方边境,但很多情况都是相似的。杨一清作为内阁阁臣,也是看过这方面资料。
因此也是随口而出。
“臣的建议是,根据这些地方的情况,军队和民政不需要分离。开国之时,朝廷对于这些地区就采用过这种方式。那就是成立军民府,统一负责当地的军事和民政。臣认为在毕节、平越开府,正适合采用这种模式。”
军民府,大明朝刚刚成立之后,在边境地区成立过这样的机构。
都是人口少的地方。
民户人口和军户人口相差不多,军队的事情比民政事务更多。但又想要开府,就会成立这样的临时机构。
“皇上,这些地方成立军民府,整顿军队,对于震慑当地土司也有好处。不过越是这样的地方,越是要派遣精干人员。”
杨廷和开口也是支持杨一清的说法。
比较难得。
两个人要么观点不一样,要么各管各的。但今天很难得,两个人都认为贵州有些地方开府,应该是军民府的模式。
“嗯。还有姚镆上奏,想让永宁卫、乌撒卫都隶属于贵州,并入新成立的毕节府。”
“皇上,这个可以考虑。毕节卫所在的位置很重要,加上永宁卫、乌撒卫、赤水卫,就是四个卫所。只要能够加强毕节府的实力。那么往东可以震慑水西安氏,往东北可以震慑播州杨氏,往北可以震慑永宁奢氏,往西震慑乌蒙土司。”
杨廷和在地图上划了一下。
给朱厚熜指出毕节府的重要性。毕节府周围,全都是贵州、四川的大土司。水西安氏不用说,播州杨氏和卫宁奢氏都是四川实力数一数二的大土司。
乌蒙土司算是实力比较弱的。
当那个地方正好是乌蒙山脉所在地,这里的部落历来都是难以征伐的。毕节府正好在中间,只有毕节府强大,才能够震慑周围的土司。才能够顺利的进行改土归流。
“朕明白了。这样,内阁根据姚镆的奏章,拟定一份更具体的计划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