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夫人兄弟是独子,传宗接代的需要,成亲比较早。
国公夫人娘挑的儿媳妇比儿子大三岁,梁城有“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她很满意她娘家兄弟媳妇推荐给她的这个儿媳妇。
梁城的风俗习惯,嫁出去的闺女要对娘里的兄弟好,要巴结娘家的兄弟媳妇,不然她回到娘家就没有好脸色看。国公夫人娘一辈子遵守这个风俗,并且还要求五个闺女也这样对待舅家的人。
只可惜她家从她大妞开始,五个妞一个比一个歪,在乎姐妹情谊比在乎娘家兄弟的姐弟情多,气的她见天的骂五个闺女,“恁都气死我得了!”“有本事恁都别回来!”“恁都别让我有个亲的!”“恁都见不得我有个说话的!”……话是越说越离谱。
这起因是当年她娘家兄弟终于有儿子后,她非要五个女儿跟着她一起去她娘家,目的是为了去给她娘家兄弟装脸。五个闺女一个比一个嫁的好,能在有事的时候一块去她娘家给她兄弟装面子,她脸上感觉有光,她兄弟媳妇也会因此对她更好。
真是搞不懂国公夫人娘的思维逻辑,你已经有了强悍的五个亲闺女,还在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弟媳妇对你好不好?对你好或不好有什么用?影响你什么?
单纯的去舅家装一次面子,国公夫人也不是那么的反感,舅舅再说是她娘同母异父的兄弟,也好歹相处了这么多年,舅舅得了儿子,她们作为外甥女,去舅家走一趟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她娘要她们五个闺女,给她舅家的儿子贵重的见面礼,不等她生气,她大儿子沈书印听说当场就爆了!
沈书印一直反感姥姥让他给他舅礼物的事,如今姥姥又让他娘给同辈表弟见面礼,他受不了,想要骂人了!
沈书印的强烈反应,让本就不太情愿的国公夫人心里更加不舒服,联络了其他四位妹妹,干脆一个也不去舅家了,至于礼物,更是别想了。
其他四姐妹受姐姐的影响大,自然不敢得罪大姐,不管是心里忐忑不忐忑,表面上是宁愿得罪自己的娘,也不愿意得罪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大姐。
四个小闺女听大闺女的,一个都没有去舅家参加新生儿的“做九天”,把她们娘气的蹦脚骂。不过也就是这样骂骂,至于说“不孝”“忤逆”等,她懂得深浅,还不敢胡说。
五姐妹的这种态度延伸到自己兄弟身上,便是不像她娘那样看兄弟媳妇的眼色说话。反过来,国公夫人弟媳进秦家门口后,立马明白夫家和别人家不一样,五位姑奶奶一个都不好惹,有眼色的改变态度,极力和五位姑奶奶搞好关系。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位兄弟媳妇要比五姐妹的娘聪明。
也是运气好,弟媳成亲两三个月上有了身孕,把国公夫人爹娘高兴的合不拢嘴,又担心的睡不成觉。高兴是家里有了第三代,担心是害怕儿媳妇像生五姊妹时那样,连着生闺女。
答案在十个月揭晓,是个男孩。国公夫人爹娘喜极而泣,把儿媳妇捧的高高的,要求任何人都要供着敬着他儿媳妇。他们儿媳妇是他们家的大功臣,谁也不能惹他们儿媳妇生气!
这话当然是针对五个闺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