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还有还有。沈家的粮草是沈老头的大小子自己出钱买的。既然是赈灾物资,咱就不能让他把这个钱出了吧?”
“他娶了个铁勒媳妇已经是不情不愿了。当初全都是为了朝廷的大局,沈老头强压着他,小光做了和事佬,这才算是把和铁勒和亲的事摆平。”
“如今铁勒救灾的事没人出头,都压给了他。他自己倾家荡产也没让事情掉地上,是个好样的。做为咱,可不能因为这就欺负那老实孩子。实心眼的人不能吃亏啊,不然以后还肯实心实意的为朝廷做事。”
“咱也不是没钱,户部随便刮刮都比那孩子的家底厚,我看还是让户部把粮草钱出了吧。好歹是赈灾物资,不能个人出钱是不?”
“那孩子已经为稳定铁勒做出来自己的贡献,这就够了,不能让他再难做。不仅要把他花的钱补出来,最好还要奖励他一下。这样以后为朝廷作出贡献的人才不会难受,认为自己付出的不值。”
话前话后都是为了朝廷着想,让梁帝也听不出来有别的意思。
国舅和沈太尉没有交集是朝廷上下都知道的,国舅如今为沈家大小子说话只有一个原因,即为了朝廷的稳定、边境的平安。
梁帝不认为国舅爷和沈家大小子有啥关系。年龄不对,性格不同,八杆子打不着的两人,国舅咋可能为了一个毛头小子专门进宫一趟。
再说和铁勒处好关系是国家的大事,不能因为一点赈灾物资寒了铁勒人的心,不值当。
朝廷为了求平安付出了多少的钱财物资,十分之九都花掉了,剩下的这十分之一还会在乎嘛,铁勒的稳定才是主要的,不能因小失大。
铁勒赈灾物资的事,就这样上了朝会。
曹国舅说的容易,执行起来不容易,上朝会上一商量就是几天过去了。等赈灾物资全部凑齐又得需要几天,这几天加几天,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天底下每天发生这么多的事,梁朝廷不可能为了铁勒草原的赈灾物资一事,什么都不做了。
白天黑夜依旧交替,日子照旧一天天的慢慢过,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岁月无情的发酵着人间悲剧。
三衙内得了省试的会元,就一定要参加接下来的殿试。我早从谭玘处知道殿试是在皇宫里的大庆殿举行,受伤之前的我或许还有无知者无畏的勇气,认为自己能从大庆殿把殿试的试题拿到手;受伤后的我,一点拿到殿试试题的信心都没有了,整天除了头疼,就是发愁三衙内的殿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