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处理国公夫人这样的问题,首先想的应是用阴招温和的处理,直接找秦家当家人,或者找个和自己关系近,在家族里又有权威的长辈,代自己和家族交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像国公夫人这样暴力的处理问题,万一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弄成损人不利己的局面,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毕竟她是秦家走出去的闺女,打断骨头连着筋,割舍不掉她姓秦的事实。一个“孝”字,就是告到天皇老子那里,也未必判她有理,毕竟皇帝老儿也是有爹娘的。
最后假设是判她有理,秦家丢了名声,她不孝的名声也会传播开来,于她的丈夫而言有个不孝的媳妇,仕途上没一点好处。
若仕因此仕途停滞不前,丈夫抱怨闹到夫妻反目的地步,娘家又拒绝承认她是秦家人,无异于自掘坟墓。
如同从小到大别人一直说她的话:“你连你父母都相处不好,你还能好到哪里?你还能和谁相处好?”
也正因从小听着这样的话长大,国公夫人太了解她去找秦家当家人的结果了。她若是心平气和的去找秦家老一辈,他们会像打发小孩子那样,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哄走她,然后再没有然后了。这些人依旧是像七八年前那样欺负她家;轻视她父母;藐视她已改变的事实。从心里不把她当回事,认为她不过是“一妇人”。
她回梁城初见父母住的院子时,曾当场怒不可遏想发作,是她丈夫拦住了她,告诉她发作要找准时机。就像上战场作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秦家的弱点是什么?答案是“名声”!
秦家人标榜自己是清流,名声是他们最骄傲的资本,也是他们最大的软肋。因为除了名声他们什么都没有,失去名声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沈节度使告诉夫人,“想要在娘家耀武扬威,必须让娘家人清晰的认识到你的恐怖程度。就像对敌作战,只有把敌人打怕了打疼了,他们才能求饶投降;才能割地赔款。同理,你娘家人只有从内心害怕你了,才能放下身段弯下腰,把你说的话当回事。”
“当然,结果就是娘家人会对你敬而远之。不过不用怕,你已是高高在上的节度使夫人,诰命在身,指望娘家帮你的概率非常小,反倒是娘家有大批的人等着你扶持。”
“等时间久儿娘家人忘记了对你的恐惧,自然会有心甘情愿找你办事的人聚拢在你身边,还有人指望你抬高身价靠近你……等等吧。等那时候,就是你在娘家说一不二的时候了。”
国公夫人对丈夫的话深信不疑。以她对秦家人的了解,和她在南地七八年闻听丈夫与上官打交道的经验,她深知自己身份的尴尬。
看重她的人把她认作是高高在上的节度使夫人,想象她有权有势呼风唤雨;轻视的人眼里她和别的妇人没啥区别,给你脸你就有脸不给你脸你狗屁不是。刚刚还和你有说有笑对你客客气气的人,转眼就能拉下脸对你敷衍了事,若不是看在她丈夫的面子上压根不屑与她周旋,没直接撵走她都是好的。秦家当家人就属于后者。
她之前无数次想过,熬到什么时候才能让秦家人把她当回事?她才能在秦家也说一不二?
她的脾气性格让她等不上,她不想在她已经拥有实力的时候,再慢慢熬到秦家人认清她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