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我也像他真正的妻,无比信任自己的丈夫,毫无心地的为丈夫加油。就算全世界人都说丈夫不行,作为他的妻也会认为他必胜!
我不是爱激动的性格,对待事情也比较务实,事情没有八分的把握一般不会寄予太多的期望。这样的我,能对三衙内给予支持真不容易。
说实话,我对和三衙内成亲的时间不敢报太大希望,是因为了解国公夫人是如何对待儿媳妇加永玛的。以加永玛的条件国公夫人还能做到不配合婚礼,就我这样,她岂不更是想咋刁难咋刁难。
我认为,即便是容国公赞同三衙内的提议殿试放榜成亲,国公夫人若是不配合,到了日子也别想顺利完成婚礼。
三衙内去找国公夫人交涉,我并不看好,隐约中认为国公夫人不会待见我,不会同意我做她儿媳妇。
不过,不管这是不是我莫名其妙的预感,我都不打算告诉三衙内。我内心还是渴望他能说服他娘,让我和他顺利成亲的。
我清楚自己在赌国公夫人对三衙内的母爱,就像国公夫人为了大儿子不惜阻挠加永玛的婚礼那样,母爱不讲道理,不顾一切。
三衙内在找他娘之前,容国公已经和国公夫人通了气,把他对小儿子成亲的态度表达出来。
知夫莫若妻,国公夫人了解自己的丈夫,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再同意小儿子也娶一个靼子。
大儿子为了前途娶靼子的事她一直如鲠在喉,如今一年多了还咽不下去。轮到小儿子偏又如此,和大儿子一样的命运,逃不脱靼子的手心。她感觉像根刺直扎在她心,暴躁又无处发泄。
天爷啊,她的命咋这么苦,辛辛苦苦养大的俩儿子,都逃不过娶靼子的命。她到底是做了什么孽,老天爷要这样惩罚她!
她无比苦闷又不知向谁倾诉,想到了多日不曾回的娘家,吩咐婢女:“备车!”
因为小儿子解元的事她有段时间没有回娘家了,就是大年初二妇人回娘家的日子她也以需进宫太忙为由给推了。如今发现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才发觉娘家才是她可以诉苦的地方。
诶,说起来这件事又是一肚子伤心事,大年初二不是她不愿意回娘家,而是她没脸回娘家,因为她丈夫容国公早就表示不愿意再上她娘家的门。
这事说起来话长,起因在她大儿子身上。
她娘家自小给她灌输的观念是她需要娘家人,只有依靠娘家人才能保证她的婚姻幸福,让她的丈夫尊敬她。她也是按照这种观念去做的,把大儿子从小放在她娘家秦氏族学上学。
只是……只是她小看了她丈夫的基因,她大儿子继承了丈夫强健的体魄却没有继承丈夫的智商,也就是大儿子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学武术散打快于学书本上的字。因此大儿子在秦氏族学的日子特别不好混,为此甚至到了厌学的地步。
嫡长子是每个梁人家庭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大儿子也是如此,从小被丈夫带在左右,除非是上战场才不放在身边。大儿子的不对劲很快被丈夫发现,惹得得知真相的丈夫暴跳如雷。
最后的结果是娘家人的理念彻底惹怒了丈夫,丈夫声称再不登她秦家的门,并把她小儿子送去了毫不相干的于氏私塾读书,以此远离她娘家人。
想起来这些事国公夫人便伤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