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人多事多,并没有人在意一个不受待见房头的女孩婚事,这主要原因还是陪嫁问题。
梁人成亲很在意女子的陪嫁,陪嫁多少标明这个女子在娘家受到的重视程度,女子的夫婿将来也会跟着受到来自岳家的同样待遇。
所谓的人抬人高嘛,谁不愿意自己被人捧着。
女子没有陪嫁或者陪嫁少的,不说自己会苦闷一生,婆家人也会踩她几脚,轻视她在娘家的不得力,没娘家人为她出头撑腰。
“陪嫁少肯定是和爹娘相处不来呗,要不然她爹娘咋会不给她陪嫁?”
“你自己的爹娘你都处不好,你还和谁能相处好!”一句话就判了女子一辈子,够她一辈子伤心的了。
国公夫人的娘没啥陪嫁,秦家没有分家,国公夫人的爹也没有私产,按秦家妯娌们的话,“五个妞儿也没有个儿,将来妞们一出门,有没有产业咋喽啊,不都是要靠侄子们养活嘛。”
妯娌们说说也就罢了,偏偏国公夫人的爹娘也是这样认为的,整天介唉声叹气,教导自家五个闺女:“恁都学的聪明点,和其他兄弟搞好关系,别整天就和那斗鸡似的,翅膀天天放不下来,见谁和谁斗。”
指着国公夫人,“尤其是你!你也不想想,你不和他们搞好关系,你将来嫁人了,不指望他们还指望谁给你出头撑腰?”
“在婆家受气了、跟恁女婿吵架了,哭着鼻子回来告状,没有恁伯恁叔家的兄弟们去恁婆家闹,恁婆家会乖乖的接你回去?”
这话让再要强的国公夫人都无法反驳,梁城就是这规矩,妇人的娘家为自家女儿打上婆家的门天经地义,连有司都不会管。秦家作为梁城土著,没少做这样的事,国公夫人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伤心的国公夫人有次悄悄的问她娘:“娘,我出嫁恁会给我多少陪嫁?”
按她料想的,公中给三百两,她爹娘再给她凑二百两,凑齐五百两没问题吧。
然她娘说:“我没有钱,公中给你多少你拿多少。”
国公夫人的心瞬间凉的疼,人也傻傻的呆住。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娘面不改色心不跳就说出来这样的话,明明她娘前几天才收起来放印子的四百两。
如若是爹娘真的没钱给她她也不想了,可她娘给她娘同母异父的兄弟五十两时连眼睛都不眨,他爹给他爹大兄家的小儿子二十两还说是零花钱。偏偏为啥到了她这,她出嫁爹娘都不愿意拿出来二百两,她可是她爹娘的亲闺女啊!
心灰意冷的国公夫人不再指望自家爹娘,直接给容国公传了信,“上门提亲吧,我不要彩礼!”
秦家家大业大,想娶秦家女肯定要先找媒人提亲。
容国公那时已经是武举人,按照他之前的设想是得了举人便入伍做个小官,像他的祖辈那样,管一些很实惠的事,然后安安稳稳的过一生。
然人算不如天算,进京一趟他遇到了秦家女,想娶秦家女光个举人是不行的,还得是个进士。且就算是个进士,也不会让秦家多高看他,因为秦家的文进士太多了,他一个武进士只是刚入了人家的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