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不仅加快了和小会堂姐的议亲,还找了一位远房中举的鳏夫族人人选,供小会介绍给巧枝。
为啥是鳏夫,没有未婚的举人吗?
梁国二十五路一区榜上有名的所有举人,能在未成亲时中举的寥寥无几,似三衙内这种年龄在十五岁以下的少年神童更是能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未婚的举人豪门还不够抢呢,能轮上巧枝这样的吗?
针对不同的人才,梁朝廷有不同的择优办法,比如年龄小的神童,就有专门甄选神童的考试——神童举。
神童举也叫童子举、童子科,是正儿八经的科考常科,且还是从前朝接续过来的。
前朝史书记载:“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意思是能背诵出十篇文章的可以授予官职;背诵出七篇的授予出身,算是通过了考试。简单吧?
到梁朝时,太祖太宗求贤若渴,更是改为:参试的年龄限定从十岁扩大到了十五岁,并将其改为非常设科目。
奖励一般有赐官职、免解和赐出身三种。赐官是授予神童一些没有实权的荣誉称号,但却有候补任官的权力。免解则是“免除经解”,即获得免解资格的神童可以在参加正式科考时免试一次,直接进入礼部试,也就是省试。赐出身则是直接赐予科举功名,是三者之中最难获得的。除此三种外,基本的赐钱帛、赐脸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童子科属于恩科,惠及范围光,比其他恩科更是随意,历届梁帝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可以不定期举行。
三衙内的年龄十四周岁恰巧在童子科年龄范围内,如果他参加的是神童考,得到的会是称赞而不是羡慕妒忌。可他之前从来没有超人的表现,能过恩荫的基本要求入国子监已经是尽最大能力了,压根从来有想过参加童子考。
再说他这次参加秋试原本就是动动嘴说说,至于是否真的落到行动上还是两说。整个异数是多了我的参与,还有恰巧谭玘的实力,才造成如今的结果。
秋试是成人秋试考,阅卷大人们会因为他的年龄小而对他刮目相看,但决不会因他年龄小原谅他经解水平不够,更不会高抬贵手为他违规操作加分。
他能脱颖而出是有占了年龄的光,但首先是经解的水平,然后在不影响风雅的情况下,才会赞他一句“年龄好小”。在比较和他同等水平的经解时,会把年龄较小的他的卷子放在比他年长些的人前面。
总之一句话:秋试阅卷大人们绝不会刻意制造出来一位成人版神童。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秋试是不可能出神童的。当然,张奢例外。这也是人们希望有人能打败张奢的另一个原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太牛了。
所以想给巧枝找一位未成亲的举人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容易,林家能这么快速度帮忙找到一位年龄相当的鳏夫已经很不错了。
这位鳏夫的原配是生产时死去的,孩子也没有保住,巧枝嫁过去不用喜当“娘”,和嫁给头婚的没啥区别。再说人家若不是鳏夫,怎么会找一位做“干女儿”的,谁不清楚干女儿是啥意思咋的。
就这样,林梃带着任务进了容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