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续:“小生是啥身份你是知道的。他娶官家小娘子就跟做白日梦差不多,现在难得有一次成全他心愿的机会,我们作为主家不帮他还指望谁帮他?”
“现在结果比预想的还好,官家老儿的封号相当于赐婚的旨意,英家想要反悔都不可能了,小生和英家小娘子这辈子都会绑在一起。我们作为主家,应该替他们高兴才对。”
老黑不情不愿的回应:“唉,着了!”
再不满意,它还是承认我说的对。
“这就对了嘛。你这几天赌气不去杨家,知道的明白你是生小生的气,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对杨家有意见呢。我们还指望杨家挣钱呢,咋能有这样的传言。”
“要不这样吧。王服给小生成亲用的房子听说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带你去转转,就算是你这个主家对他们夫妻的关心,让他们也知道知道你不生气了。”
老黑也是明事理的,知道就坡下驴,默认我说的话,跟着我一起去小生的婚房。
先不提婚房,先说说梁城的房价。
梁城房价不是一般的贵,是非常的贵,不仅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敢想买房的价钱,就算是外地当官的来梁城,如果不是家里有钱支持的话,住上个十年八年的馆驿都是很正常的,就比如英家。
英家移民一代——英家老太爷来梁城当七品官,住进朝廷为官员提供的馆驿,一住就是十五年。花白年纪熬到了到五品,才买下现在的院子——胭脂河旁边的两进院子。
猛听“胭脂河”这个地名是不是很奇怪?顾名思义,想着应该是形容此地的胭脂特别多。
嗯……也对也不对。胭脂河是胭脂特别多,只是不是生产胭脂的地方,而是消费胭脂的地方——乐坊。
之前说过梁朝官坊遍及梁城的大小街道,位于州桥东侧的乐坊就是其中一处,里面聚集了全梁朝的一流歌舞乐器高手。由此可猜想,乐坊人每日清洗掉的胭脂把河水染成了晕晕的胭脂色,天长日久不变,“胭脂河”由此而来。
乐坊是城市最热闹喧嚣的所在,一般住家户是不会买乐坊周边房屋的,英家老太爷大概是钱不够才在此处置业,且至今还住着他三个儿子的三家人。
三兄弟枝繁叶茂子孙满堂,每家差不多都是十多口人,三家就是五六十口。这么多人挤在两进院,按理说早就该分家了,可该的就一定能分吗?钱不够买新院子拿什么分。
英家这样的人家都没有钱分家,梁城的其他人更是承受不起房价,小生这样的庶民子弟成亲能靠着自己家屋头搭个窝棚,一家人不挤在一个屋里都是好条件的了。
再要么就是找自己的主家,有善心的主家会为下人提供住处,这也是很多人愿意委身为仆的原因,背靠大树好乘凉。可我这个主家自己还借助在容国公府,自然是没有能力给小生提供住处的。
还好还好我有一位靠山——王服。他不用等我操心,贴心的以我和杨家的名义给小生提供了一处婚房,宽慰了我无能为力的心情,使我更加坚定了不能毁约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