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震惊。抢夺一座机场,派飞机从重庆起飞,在抢过来的机场上加满油,再跨海飞到日本去参加海峡大战?这是小说中才有的情节,现实中怎么可能?
执行这个计划的困难太多了,不可控的因素也太多。选择哪个机场?共军游击队能不能答应配合?袭击机场会不会成功?执行任务的飞机、飞行员怎么选?派几架飞机去?执行完任务之后,飞机还能不能再飞越日本海回来?回来的话在哪里降落?
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陈诚这个主意的时候,老蒋说话了,“辞修这个办法虽然问题不少,但总是个办法。你们谁还有更好的主意也可以讲出来,我们集思广益。谁的办法更有利于执行,我们就采用谁的办法!”
有了老蒋这个表态,参会的大人物、智囊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办法。各种点子五花八门,但没一个是好干成的。陈诚的办法虽然困难多,总归还有成功的可能。其他人提出的办法,就完全没有一点儿能成功的可能性。
讨论了一个多钟头也没有一点头绪,老蒋拍板了,“不用再讨论了,就采用辞修的办法!”
蒋委员长一声令下,无数的人闻风而动。新四军游击队答应全力配合,国军游击队负责寻找合适的机场。中美联合空军中方大队,挑选适合执行任务的飞行员。
听说是去配合第十四集团军进行马关海峡大战,航空队的中国籍飞行员们争先恐后、踊跃报名,每个人都想去,都想去飞越日本海!
上到飞行大队长,下到每一名飞行员,没有一个人不想去的。负责挑选飞行员的大队长先把自己的名字给报上了。飞行员们听说以后,立刻就不干了。一帮人堵住了他的门,长官您自己报上名了,也不能把我们给丢下,我们也要报名!我们也想去马关海峡!
消息传到了军委会,老蒋问周至柔,能不能多派一些飞机,让所有愿意去的飞行员都可以去?
周至柔一听就苦了脸,“委员长,我们中方大队只有五十几架飞机,其他都是美军飞行员的战机。咱们最多也就能把这些飞机派出去。找美国人借飞机的话,我人微言轻,说话人家不会听的。”
周至柔话里话外是让蒋委员长出面找美国人借飞机,但是老蒋却没接这个话头。
“五十几架?已经不少了!让这五十几架都飞过去,都去给高飞帮忙!一定要在日本的天空上,有我们的飞机!”老蒋的情绪有点儿激动。
从一九二八年的济南事变开始,日寇就开始对我国进行不断的挑衅、侵略。说得再远一些,从清朝的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再到近代的九一八、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一次次一回回,日寇对我国人民的伤害一次比一次深,带给我们的屈辱一次比一次大。
时至今日,高飞终于率领第十四集团军登陆日本,在东瀛四岛上征战,并且连战连捷!甚至就连横山勇这样凶名昭著的日本方面军司令,都被高飞逼着起义了。
高飞以及第十四集团军全体官兵所取得的战绩,不仅是让老蒋扬眉吐气,也让周至柔,让陈诚、何应钦、白崇禧,让国军、新四军、八路军,以及全国的军民精神振奋,一抒胸中的郁闷!
最终,委员长拍板,中美航空队的所有中方飞行员全部架机起飞!组成由五十几架飞机组成的飞行编队,飞越日本海去支援马关海峡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