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眯眯的收回满意的目光,撇向杨元庆,意味深长的说道:“杨小子,朕去年记得有人统计过亡梁国的国……”
杨元庆立刻打断道:“皇上亲自莅临臣府,为的是替天下寒门士子求得白纸和蜡烛的便利,皇上您别说了,为了天下寒门,臣愿意献出蜡烛、白纸。”
“只是……”
终究还是肉疼占据了胸腔,杨元庆苦笑问道:“皇上,不论蜡烛和白纸的技术,都是臣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看要不在里面给点安慰钱?”
李世民笑呵呵道:“自然,你是朕的肱股之臣,朕岂能委屈了你?”
这就是答应了!
长舒一口气,杨元庆大义凛然道:“那臣便再无话可说,甘愿任皇上差遣,白纸、蜡烛算什么,只要能帮到皇上帮到大唐朝,臣九死不惜。”
一干子文臣武将面面相觑,甚是无语。舍不得钱就说舍不得钱的,这特么都能拍马屁?谁不知道杨元庆攻梁占据国库,少上缴了一部分?
“白纸与蜡烛,不论是对天下寒门士子,还是对大唐朝未来的发展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朕今日厚颜取之,自然也不会教天下人忘了是你杨元庆的功劳。”
“肥皂一事朕不参与,既然杨小子你想卖专利,不如朕当个见证人如何?”
杨元庆一喜:“谢皇上。”
有李世民做见证人,不怕这些心思十转八弯的大臣搞幺蛾子,怎么从中作梗抬价他杨元庆说了算,妥妥的。
臣子们心中叫苦,杨元庆本身就是个不要脸的,现在有皇上撑腰,今日他们怕是不大出血一次,肥皂专利拿不下来啊!
不过众人也明白,李世民此举无非是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再者传出去一国皇上拿臣子的东西岂不是叫天下人笑话吗?
而现在有了杨元庆首肯,事情就不一样了……只是收拢天下寒门的心思,他们也不得不放弃了。
就在这时,周铮懒洋洋走至门口把一封拜帖交给阿福,然后转身离开,全程没有想进来一睹龙颜的想法。
“少爷,有人送来拜帖。”
杨元庆纳闷的接过来,看完拜帖惊的瞪大眼睛:“我去,亲王府典军郑斐然带其子郑英杰来拜访,郑氏的人?不是和我有仇吗?”
“贤侄,别这么实在,郑氏来了就是客,对待客人我们不能拒之门外。”
程咬金挤眉弄眼的提醒道。
李世民这个人忌讳臣子们往来亲密,但也不喜臣子之间在他面前苦大深仇的样子。
杨元庆悟了,“嗯,阿福,把郑典军和郑副尉请进来。”
“是,少爷。”
杨府门外,郑英杰不悦道:“父亲,杨元庆不过一介商贾,我们为何要主动与他来往?老家那边不是传话说要找机会让杨元庆不能翻身吗?”
郑斐然闭目养神道:“这次,也是老家那边传的话,大家主的命令不要多猜。”
“我就是不理解……”
睁开眼,郑斐然面容冷酷的看向自己儿子:“说了多少次让你收敛下自己的脾气?这里是长安天子脚下,不是荥阳。”
“父亲教训的是,儿子懂了。”
郑斐然冷哼一声,道:“杨元庆搞出来白纸和蜡烛,白纸如细面比宣纸便宜,蜡烛细长耐烧价廉,比蜜蜡红蜡不知道便宜多少,你知道这代表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