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秦粮行!(1 / 1)

距离三月之期还有最后一天了,外面流言四起,宫中人心惶惶。 但嬴政对这一切,就仿佛是视而不见一般,根本没有任何动静。 朝中的官员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各种谏言像是雪花一般飞到了宫里,但却没有一个人接收到嬴政的回复。 不管他们怎么追问,嬴政从头到尾只有四个字,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到底是什么时机?是嬴政说的三月之期吗? 可短短一天的时间内,就将咸阳城的粮食价格给降下来,这可能吗? 怀着这样的疑虑,诸多官员已经暗中达成了协议,明日一早的廷议上,就当面询问嬴政,最起码也得稍微知道点什么,这样才能安心不是? 然而,让众人有些始料未及的是,翌日,正当他们来到咸阳宫的时候,却听到了內侍的消息,今日的廷议取消了。 “什么?陛下居然取消廷议了?” “难道陛下是没办法了,所以故意躲着我们?” “不行,我们一定要见到陛下!” …… 面对诸多官吏的请求,內侍也只是告诉了他们,嬴政今日天还未亮就出宫了。 与之同行的,还有治粟内史赵戍,和武成候王翦!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也是各有反应。 有部分人怀疑嬴政怕是根本没有办法,这才故意出宫躲开了他们。 也有一部分人怀疑,嬴政出宫,可能就和粮食的价格有关。 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在亲眼见到嬴政之前,他们还是无法确定下来的。 “不知陛下到底出宫去了哪里?” 王绾上前,对內侍询问起了嬴政的去向。 “王相抱歉,陛下的行踪,不是小人能了解的。” 內侍拱手说道。 “多谢!” 王绾闻言也叹了口气,心中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相信嬴政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若是粮食价格降不下来,嬴政真的会甘愿将国库里的粮食都拿出来吗? “诸位,既然陛下暂时不在宫中,我等就先回去吧,今日咸阳城中发生了不少动乱,我能还是应该暂时先将这些动乱平定下来,至于其他的事情,等陛下回来之后,再做决断!” 王绾到底是大秦丞相,嬴政不在的时候,他当然要担起责任来,将在场的官员给稳定下来。 看到众人吵吵闹闹的样子,王绾也知道,若是不能让他们安心,这咸阳城的动乱只怕是会更加严重。 “王相说的对,陛下暂时不在,我等便要为陛下分忧,至少不能让情况再糟糕下去!” 李斯这位大秦的前任左丞相也站了出来,哪怕他现在只是廷尉手下的一个副手。 但毕竟余威尚在,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很快,在场的官员们,纷纷安静了下来。 而此时,王绾和李斯稍作商讨之后,也开始给众人安排起了任务。 凡是传播谣言的六国余孽,必然是要抓起来的。 其次,就是给那些粮商发出警告,强行将粮食的价格给压下来。 反正现在三月之期已经到了,嬴政之前不让他们插手粮价一事,现在总可以了吧! 然而,正当王绾宣布完消息,众人正要离开的时候,忽然看到章邯走了过来。 章邯可是嬴政的贴身近卫,凡是他出现的地方,就代表着嬴政的消息。 众人看到章邯之后,也立刻激动了起来,內侍不知道嬴政的去向,章邯肯定知道。 “章将军,陛下在哪里?” 王绾此时甚至都顾不上礼节了,上前挡住章邯便直接询问起来。 “见过王相,诸位大人!” 章邯对众人拱手,随后从怀里逃出一张纸。 “陛下有旨,请诸位大人协助大秦粮行,通知周边黔首,准备出售粮食一事!” “出售粮食?” “大秦粮行?” 听到章邯的话,众人顿时一愣。 “章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陛下真的把国库里的粮食拿出来出售了?” 京畿内史秦腾,负责掌管的便是咸阳城的大小事务。 因此,在听到章邯宣布的旨意之后,秦腾也是第一个站了出来询问道。 “诸位大人莫急,陛下已经筹措到了足够的粮食,这批粮食将会在大秦粮行以低价出售,诸位大人只需要通知黔首去购买即可!” “陛下居然筹措到了这么多的粮食?太好了,我就知道,陛下肯定有办法!” 得到章邯的肯定,诸多臣子们当即兴奋起来,连忙领下旨意,准备去通知黔首。 难怪之前嬴政看到粮价上涨的事情一点都不着急,原来他早就准备好了粮食。 不管这些粮食是从国库里拿出来的,还是从哪里得到的。 反正只要能够让黔首们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就足够了。 …… 彼时,咸阳城城中心,一座十分宽敞豪华的店铺忽然开业了! 店铺上挂着一个大大的招牌,上书四个大字,大秦粮行! 并且,招牌上还加盖了官印,以此来证明,这大秦粮行是官方开的。 粮行外面,挂着一个大大的木板,上面只有一个告示。 “老哥,这告示上写的是什么?” 路过的黔首们,看到这家新开的粮行,顿时来了兴趣。 “嘶,这大秦粮行,乃是陛下亲自督导开业的,告示上说,大秦粮行从今日起开始出售粮食,而且价格比以前还要更加便宜!” “什么?比以前还要便宜?真的假的?” 听到这话,周围的黔首们纷纷聚了过来,一脸激动的看着大秦粮行的招牌。 这段时间咸阳城的粮食价格上涨,让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买不起粮食了。 现在得知有便宜的粮食出售,瞬间便激动了起来。 “诸位莫要着急,这告示上还说,大秦粮行的粮食是限量出售的,每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验传,前往治粟内史府兑换粮票,然后凭借粮票才可以购买粮食!” 兑换粮票的办法,自然是赵彻提出来的。 这次南郡的土豆可以说是大丰收,但终归是有数的。 黔首们经历了这次的危机之后,肯定会生出大批屯粮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