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蘅看着上面的字,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静安镇距离京都不过百里,若是百姓真的暴动,不需几日便会到京都。到时京都对灾民无论如何做都会被人诟病。是为了京都子民不顾静安,还是为静安不顾京都,后果都是没有办法去估量的。
不过片刻阮清蘅便做出了决定。
“王爷在哪?”
阮清蘅打开房门对着外面喊,阮清蘅这一声可是将一直在外面守着的暗卫吓了一跳,一时间没有人回答阮清蘅。
“王爷在哪?出来!”
时间本就紧,此刻没有人理会阮清蘅,阮清蘅的脾气就上来了,手中凝了一股气便打向暗卫所在的地方。
“王妃,王爷方才去了皇宫。”
暗卫堪堪躲过阮清蘅的攻击,出现在阮清蘅面前说道。
阮清蘅眉头皱的更紧。
看来静安的事情已经到朝廷这里了。
“你且等着,我有事要你去办。”
阮清蘅看了一眼暗卫,转身回屋拿笔写了一封信包好递给暗卫。
“将这封信送到两条街开外的悦来客栈,放到二楼最北侧的一间房,出来的时候在外面放上一支梅花,记住不要让任何人看到你。”
阮清蘅的眸子很冷,此刻就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样。这是暗卫没有见到过的阮清蘅。
“是。”
暗卫领了命令便消失在雨幕中。
暗卫走了以后,阮清蘅看了一眼越来越大的雨。回房披上了遮雨的披风,拿起方才顾珏留在房中的伞,踏进雨幕。
“陛下,摄政王来了。”
大殿,墨珩已然知晓了静安镇的消息。此刻他正在焦头烂额,可墨珩的心里总是觉得自己可以想到办法,所以没有派人去请顾珏。
顾珏此刻偏偏来了,墨珩的脸色说不上好看,但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看来陛下是想到法子了,发生了这样严重的事情陛下都不让微臣知晓?”
墨珩还没有来得及让顾珏进来,顾珏便带着墨琛一起闯进来了,说是闯倒不如说是光明正大的进来,毕竟没有人敢拦着顾珏。
墨珩见顾珏进来心里原本是有些气愤的,但触及顾珏冰冷的目光时,墨珩却背后有些发凉。“摄政王多虑了,朕这就打算派人去通知摄政王。谁知摄政王的消息如此灵通,已经来了。”
墨珩看着顾珏笑了笑的,倒是开始为自己开脱。
顾珏笑了笑,眼眸轻扫站在殿中的人,殿中夏丞相,裴知明以及六部除了礼部的尚书都来了,便是一些小官但颇受墨珩看重的都来了。可见墨珩那就消息灵通有多么的可笑。
顾珏的意思很明显,墨珩的脸上有些挂不住,看向顾珏的目光有些躲闪。
顾珏眼中闪过一丝好笑,没有继续和墨珩纠缠。
“不知陛下这些时候可想到了好的法子?”
墨珩见顾珏不和自己计较,心里既有放松又有一丝愧疚。
“并无,朕和诸位爱卿已然想到了许多法子,其中最稳妥的就是朝廷派人去赈灾。奈何朕想不到有何人能够担任?”
墨珩轻咳一声,看向顾珏将自己和诸位大臣想到最稳妥的法子说了出来。
在墨珩说完以后,顾珏便看着墨珩没有说话。
墨珩见顾珏不说话,心里不禁有些打鼓。
难道朕说错了?不,朕为何要如此害怕顾珏,朕才是皇帝。顾珏不过是一个摄政王罢了。
“摄政王那里可是有更好的法子,亦或是摄政王心中有了好的人选?”
墨珩看着顾珏声音提的有些高,似乎是在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不安。
顾珏笑着摇了摇头,平淡的回应道。
“并无,陛下这法子很好。微臣并未觉得那里不好。”
顾珏的话让墨珩一愣,看着顾珏的目光有几分拿不准的意味在里面。
既如此,诸位爱卿可有主动请缨去静安的?“
墨珩看了看顾珏,而后收回自己的目光看向站在殿中的众人。
去赈灾这件事情都不是傻子,若是成了便是无尽的荣华富贵。可背后有这样的利益又怎可能只是简单的赈灾一事,何况赈灾本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灾过后必大疫。谁敢随意就领了这差事,若是一个不好便是客死异乡的结果。
一时间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没有人应墨珩的话,墨珩心里虽然也知道这些人的计较,但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怒气横生,让他最生气的莫过于裴知明这次也没有站出来。
裴知明在本是打算领了这差事去,但看到顾珏来了便一直站在后面静静看着。本以为顾珏会直接推荐人去的裴知明在顾珏不做声时是有些意外的,但他相信顾珏这样做心中有自己的打算。便没有站出来。
“你们……”
“陛下,微臣愿去。”
墨珩的怒气还未发出来,那边就听到顾珏的声音。
墨珩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便又问了一遍。
“顾珏你说什么?”
“微臣说微臣愿去。”
顾珏看着墨珩的眼睛又说了一遍,目光很笃定。
顾珏的话出来除了墨珩,夏丞相以及几个买墨珩比较在意的小官震惊外,其他的人脸上并未有什么情绪起伏。
阮清蘅刚刚走到大殿门口,还未来得及进去便听到顾珏平静的一句微臣愿去。
阮清蘅叹了一口气,似乎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