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咳咳咳……”裴锐一开口差点把自己噎住,待恢复后,便硬着头皮,颇有些破釜沉舟之势道,“姐,我,我也不想去学院,我就想种药材!您不是刚让我们刨了两亩地吗?我觉得我可以在那里试试。”
盛兮无声勾了勾唇,她算是看明白了,除了盛光远,几个孩子没一个想进书院的。
只是,识字还是要的,做事要有始有终。
于是,她看向季修平问他道:“季先生,您这儿有什么意见?”
季修平毕竟是几个孩子先生,教了这么久也算是弄清楚了他们各自脾性,听到盛兮问他,便笑着说:“既然他们不想去学院,那便还跟着我学吧。只当还是在下萤村,一切照旧就是。”
几个孩子一听,顿时松了口气,纷纷感激地看向季修平,随后又看向盛兮。
盛兮对此没意见,只是道:“那之后要辛苦季先生了!”
季修平摆摆手:“这有什么好辛苦的?教书育人,本就是我想做之事。而且,能同沈公子一起探讨学问,季某也受益无穷啊!”
“先生过谦了!”沈安和急忙道。
季修平笑着摇头,话音一转说:“不过,光远却可以换个地方。”
“先生,您想让我去哪儿啊?”几个小伙伴都能留下来,盛光远没了心理负担,便主动问道。
季修平看着他会心一笑:“你啊,可以去试考一下国子监。”
“啊?国子监?”一句话直接令盛光远愣住,“可,可先生,那可是国子监啊!我……”
盛光远显然对季修平的这个提议没信心,下意识看向盛兮与沈安和。
沈安和若有所思,盛兮则十分意外。
倒不是季修平这个提议,而是对方对盛光远的看重。
国子监是黎国最高学府,这里聚集全国最雄厚的教学力量,以及最顶尖教学资源,是万众学子们最心之向往的地方。
而能进入国子监的,除了那些特定的公侯伯子男的子孙,以及一些高品阶官员的子弟外,其他人皆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尤其是新帝登基之后,对国子监的监管好是一番整治,取消了例监,也就是捐监,重新恢复了择优录取的准则。为此,据说抓了好几个蠹虫。
这些是盛兮当初逛洛京时,阿寿同她讲的,当时她记得阿寿还特意感慨了一下,说当今这个皇帝真不好当,这政令一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