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辽四万大军已经清空了平寿县的居民,并且在平寿县城布置好了引火之物,静待曹洪大军到来。
而曹洪大军已经过了营陵,不出意外,今夜便可抵达平寿。据探马回报,平寿此时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但是曹洪不疑有他,毕竟平寿距离北海城太近了,想必此处的人口都被北军迁往他处了。
至于北军已知徐州大军来援的消息,为何不在平寿县设防,对此徐州军上下并未提出质疑。毕竟北军围攻北海的兵马才多少人,北海两万守军兼之城高池厚,分兵的话又能分出多少人?要知道徐州援军可是多达六万人,就算是分兵把守吕安城,曹洪手上还有五万可战之士,北军分兵少了起不到作用,分兵多了又如何对北海发动猛攻。
在曹洪看来,北军要么孤注一掷拿下北海,要么得知自己抵达平寿县后就该开始着手撤军了。所以对于曹洪来说,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北海城下,才是至关重要的。
但战场之事,往往扑朔迷离。北海是在承受着北军接连不断的器械猛攻没错,但又有谁能想到,此时北军围攻北海的大军,早已潜伏在了平寿县外。
是夜,曹洪终于紧赶慢赶的进驻到了平寿县城,空空如也的街道并未让他警惕起来,赶了一天的路,疲惫不堪的他早早便在收拾妥当的城守府歇了下来。
也许是明日便能抵达北海,这也让赶了一路的曹洪终于放松了些,刚刚躺下便呼呼大睡。同样疲惫不堪,倒头便睡的又何止是曹洪一人。除了必要的守备之外,大部分徐州军士早早便进入了梦乡。
今夜负责巡营的纪灵也打着哈欠,对着巡城的士卒言道:“都给老子睁大了眼睛,有任何风吹草动,就把本将唤醒。”
随后,他也找了个地方躺了下来,至于他吩咐的士卒,表面上点头应喏,转身便找了间民宅休息,在他们看来,偌大的平寿县城,可不会缺了他们一队巡逻人员。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抱着同样想法的,又何止是他们这一队人马。
所以导致张辽率领北军趁夜摸到平寿城下时,平寿城中依旧没有什么反应……
四更时分,约定好的时间一到,数道黑影从平寿城的街头巷尾摸索而出,随后他们经过的地方,都开始冒起零星的火点。
不消片刻,火点便借助早已埋藏好的引火之物快速的蔓延开来。
当守城和巡夜的士卒发觉不对,火势已经大起,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慌乱。
张辽见城中火起,大手一挥,四万北军将四门围定,开始对城头发起了猛烈的袭击。
城中的徐州士卒多半是没有经历过战阵的郡兵乃至新兵,面对如此不利的情况,瞬间便炸了锅。
当曹洪火急火燎的冲出城守府时,看到的,只有陷入火海的平寿县城,还有如无头苍蝇般到处奔走的士卒。
曹洪见状,急忙牵过战马,率领一众亲卫朝着南门突围,沿途收拢乱兵,临近南门之时,他才发现,此时城门早已失守,北军朝着缺口疯狂的涌入,让他不得不转到城西以寻求生路。
喊杀声,惨叫声成为了平寿县城的主旋律,徐州军此时混乱不堪,甚至不需要北军进城,他们已有不少人死在了自己人的刀刃之下,互相推挤踩踏而死者更是不计其数。
曹洪一路逃至西门,因为其逃得匆忙,并未穿着他那身龙牙甲胄,这才没有引起北军过多的注意,让他得以一路逃窜,从西门夺门而出。
此时整个平寿县城内外都陷入了混战之中,毕竟徐州军有五万之众,加上四万北军,一座县城竟容纳了九万人大战,北军自然无法做到将一切出口封堵透彻。
不过与其说是混战,不如说是北军一路的屠杀与受降。虽然大量的徐州军涌向四门,也将北军的包围圈冲乱了,但在面对北军强力的阻截下,大量徐州士卒还是选择了屈服和投降。
毕竟跪伏在地或可保住一命,正要冲杀出去,恐怕是九死一生了。
平寿县的大火一直烧到了天明,北军才将大火扑灭,此时的平寿县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了,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投降的徐州军也被逼着入城打扫战场。
看着眼前惨烈的一幕幕,不少徐州将士吓得是双腿发软,但迫于北军的威压,又不得不做。
……
另外一边,曹洪一路边逃边收拢败军,待退回营陵,他清点了一番,五万徐州士卒竟只剩下不到五千人,好在纪灵也成功突围而出,来到营陵与之汇合。
看着纪灵被烧掉了一半的眉须,曹洪只觉得胸口沉闷,这一场伏击过后,还谈何援救北海,自保都成了问题。
他急忙派遣传令兵前往吕安调遣曹豹来援,同时让人前往安丘要求辎重队快速前来营陵汇合。只是让他更加绝望的消息,马上就传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