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北军将火力全部集中在了北门,也并未在东、南、西三门设置防御,只是放置了斥候队伍来回巡视,所以北海对外的通讯并未被完全阻断。
田豫率大军来援之时,也接到了北海告急的信报,这让他更是焦急,催促着大军加快行军。
大军很快通过了剧县,此时距离北海城已经不足百里,田豫也愈发急躁起来。
田豫面前一共摆着两条道路,一条是大道直通北海,一条是小路绕行北海城西侧。大路平直,只需一个日夜,他的大军便可抵达北海城下,小路曲折,所用时间也会更多一些。
但田豫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走小道,军中副将大为不解,纷纷前来询问缘由。
田豫笑着道:“正因为小路曲折难行,且易于设伏,再加上走小路时间更久,北军定然不可能在小路拦截,是个人都会以为我们会走大道。本将只是反其道而行罢了,待北军反应过来,我们已经在北海城下了。”
而此时,司马懿已经在小道布好了口袋等待田豫往里头钻。军中副官也同样不解地问道:“都督何以料定田豫必走此道呢?”
司马懿笑着道:“田豫乃一方俊才,智计更是高绝,他早知自己回援北海的行踪已然暴露,自然料定我们在大道之上会有拦截。故而田豫必走小道,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我只是料敌之所料耳。”
副官听司马懿这么说,还是觉得云里雾里,只是建议道:“我们是否也在大道上布置一支奇兵,以防万一?”
司马懿摇头道:“田豫行事,每每孤注一掷,定然不会选择分兵,派兵去大道上没有任何意义。”
副官看着司马懿如此自信,也不好再劝,只能领命前去布置埋伏阵了。
……
司马懿此行只带了两万将士伏击,除开留守大营轰炸北海城的一万将士,其余四万将士都在张辽麾下。
此时张辽已经开赴北海南部的平寿县城,而拿下东莱郡的王永大军也在司马懿的调度下,屯兵高密,只等着给徐州来的援军致命一击。
————
话说曹洪一路引兵北进,很快就越过了琅琊郡东安县城,一路的急行军,也让六万徐州将士疲惫不堪。
就在大军安营休整之时,陈登来到中军大帐面见曹洪,言道:“将军,蒙阴公氏您可曾听过?”
曹洪不知道陈登想要说什么,但是这个公氏他还是知道的,徐州士族林立,为首的三家分别是曹家、糜家和陈家,但是除了这三家之外,公家在徐州也算是个地方豪强了。最主要的是,公家在蒙阴一带可谓是权势滔天,历代派往蒙阴的官员首要的就是取得公家的认可,方能行事。
曹洪点了点头,言道:“略有耳闻!”
陈登道:“公家在蒙阴之势力,想必将军也知晓一些,这公家可不比寻常士族,他们不重权势,反而对培养武士门客极为乐忠。据在下了解,公家可调用的兵马有五千之巨,而且人人弓马娴熟,绝对是丞相对抗北军的一大助力。”
曹洪闻言吃惊不已,一个小小的世家,竟有如此大的能耐?在蒙阴一地就能养士五千,那这徐州三大家又有多少本事,就不言而喻了。
曹洪眼神微眯,难怪丞相对于这些徐州士族都是百般拉拢,难怪一个糜家便能令破败的关中重焕生机。如果得不到这些士族的支持,恐怕徐州随时可能动荡起来。
陈登直接无视了曹洪略带不善的眼神,继续恭谨的言道:“我陈家与公家早有联姻,在下愿前往公家一趟,为将军带来五千精锐和大量粮草辎重,以助大军北上。”
曹洪闻言大喜,想要收拾徐州的世家也不是这个时候的事情,陈登如果能够从公家调出这五千人马,那绝对是一大助力。
当下,曹洪便应允了陈登,让他即刻出发,前往公家。
离开曹洪军营的陈登并未就此离去,而是找到了随军而来的徐州曹家曹豹,两人在帐中聊了约莫一刻钟,陈登才在曹豹的相送下,离开了大营,只身往蒙阴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