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棣装疯的实情,一直没有告知三个儿子。但三个儿子都已猜到他们的父王是在装疯。老大朱高炽胖归胖,憨厚归憨厚,却不傻。不然父亲都疯了,他哪里还会有闲心,在母亲面前大谈什么油果子?
布政使衙门。
常歌正在安排护送三位王子前往应天的事宜。
常歌道:“孙百里,这次你跑一趟吧。我调给你两百大汉将军。记住,路上一定要保护好三位王子的安全。”
孙百里拱手:“伯爷放心。有我在,三位王子一定会平平安安到达应天。”
常歌道:“嗯,你办事我是放心的。下去吧。”
孙百里走后不久,张昺、谢贵、张信三人进得常歌的书房。
张昺一脸苦相:“咱们这些时日,一直在等朝廷削藩宁王的方案。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张废纸!”
常歌眉头一挑:“哦,张藩台何出此言?”
张昺拿出一张圣旨:“旨意下来了。命宁王回京,参加太祖周年大祭。这明摆着是调虎离山计。宁王又没跟燕王一样害疯病。他怎么可能回京?一准会抗旨。这道圣旨跟废纸何异?”
常歌问:“朝廷有没有军事部署方面的指令,让北平卫所军开始做武力削藩宁王的准备?”
张昺摇头:“没有。”
谢贵是个直肠子武人,他道:“黄子澄、练子宁那几个书生,能想得出什么有用的主意?整日就会给皇上支一堆昏招。”
张信咳嗽了一声。提醒谢贵慎言。
常歌道:“黄子澄是我的远房外甥不假,我却从不护短。他这人的确是志大才疏,一身书生气。”
常歌坐到椅子上:“三位,我建议你们,要立即着手武力削藩的事宜。譬如准备粮草军饷、加紧练兵。一旦宁王扯旗造反,北平将是首当其冲之地。”
张昺道:“这是自然。不过,让宁王回京的旨意由谁去传?”
常歌道:“派个县令去传就是了。官位太高的人去传旨,怕会被宁王扣为人质。”
果如常歌、张昺等人所料。宁王接旨后,直接说自己身体有恙,恕难从命。
应天,谨身殿。
黄子澄一脸喜色的对建文帝禀报道:“皇上,宁王抗旨,连太祖爷的大祭都不参加。这是不忠不孝!这一遭天下人都看清了宁王的真面目!朝廷要对一个不忠不孝的藩王动武,民间舆情不但不会有非议,还会一边倒的支持朝廷。”
建文帝道:“你认为朝廷下一步该怎么对付宁王?”
黄子澄建议:“应该给宁王下最后一道旨意。”
建文帝问:“哦?什么旨意?”
黄子澄道:“皇上应下旨命宁王削去三护卫,另外将朵颜三卫交给北平都司谢贵辖制。宁王本人回到京城闲居。若宁王遵了这道旨,朝廷对他的过错可以既往不咎。若宁王再次抗命,那没有办法,就只能调用军队剿灭他了!”
建文帝道:“这道旨意等于最后通牒。不过,还是等太祖周年大祭结束再下这道旨吧。太祖大祭期间,九州万方最好不要有任何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