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道:“那就定下来吧。方孝孺,你拟一道旨意,让朵颜三卫内调山东。把旨意先八百里加急递到北平去,由常歌去传这道旨意。”
建文元年五月,常歌北上,来到了宁王藩地大宁。宁王朱权似乎是想给常歌一个下马威,直接引着他去校场点兵。
校场之上,五万宁王护军,三万朵颜铁骑甲胄严整、杀气腾腾。
常歌道:“宁王治军果然出类拔萃。八万雄狮军威浩荡。”
朱权是个暴脾气,他冷哼一声:“你来此地的目的,不就是想将这八万人从我手中夺走嘛?”
说完朱权高声道:“诸位袍泽弟兄,你们愿意听从朝廷派到大宁来的东莱伯的指挥嘛?”
八万将士发出震耳欲聋的齐声回答:“不愿意!”
朱权手下的第一猛将,护军都司朱鉴高声道:“你们吃谁的饭,穿谁的衣?”
八万将士又是一阵齐声呐喊:“吃宁王的饭、穿宁王的衣。”
朱权高声道:“错啦,你们吃的是朝廷的饭,穿的是朝廷的衣。”
八万将士以否定的回答来表达对朱权的忠心:“吃宁王的饭,穿宁王的衣!”
朱权转头对常歌说:“你看看这群老粗丘八。我的话都敢不听。你这趟来是来宣旨的?圣旨呢?”
常歌拿出一张圣旨,高声道:“有上谕,泰宁卫指挥使莫日根、朵颜卫指挥使吉日格勒、福余卫指挥使巴雅尔听旨。”
朵颜三卫分为泰宁卫、朵颜卫、福余卫。三卫指挥使慢吞吞的出列,一脸不耐烦的表情跪倒在常歌面前。
常歌道:“上谕,命朵颜三卫指挥使,立即带领本部兵马开拔,前往山东驻扎。”
莫日根竟然直接抗旨:“恕难从命!朵颜三卫虽是明军,却是由蒙古儿郎组成的。蒙古儿郎离开了草原,就有如鱼儿离开了大海。”
巴雅尔阴阳怪气的说:“鱼儿离不开大海,牛虻离不开牛屁股,马蝇离不开马粪。我手下的福余卫就是鱼儿。绝不会去山东。泰宁卫就像是马蝇,他们离不开马粪。朵颜卫就像是牛虻,他们离不开牛屁股。”
吉日格勒笑骂道:“巴雅尔,你真会打比方。你这是变着法子骂我们朵颜卫整天舔牛屁股,泰宁卫整天吃马粪呢!”
在场的一众将领发出一阵哄笑。
常歌正色道:“你们敢抗旨?抗旨等同于谋反!”
莫日根用几句大逆不道的话回怼:“在我们看来,宁王就是朝廷,就是大明。我们只听他一人的命令。至于应天城里那个小皇帝的旨意,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废纸!”
朱权笑道:“你们三个好大的胆子,胡言乱语。来啊,将他们押下去,面壁思过一天!”
三人走后,朱权对常歌说:“看到了吧?他们不愿意走,我也没有办法。朵颜三卫可不是北平的卫所军,换个指挥使就能外调它处。蒙人很团结的,三万朵颜将士只听从那三个蠢货的命令。”
常歌提醒朱权:“宁王殿下,您这是在包庇他们。此事若传到应天去,恐怕会有一群文臣参劾您有谋反之心。”
朱权反问常歌:“呵,我学我四哥,交出兵权就不是谋反了,对嘛?可惜,我四哥疯了,我没疯!交出兵权死路一条!湘王就是前车之鉴!我可不想葬身火海!兵权就摆在这儿呢!允炆要拿,只管让他来就是!”
常歌心中暗道:完了,朱权这是彻底跟朝廷撕破脸皮了!朝廷里谁出的馊主意,让朵颜三卫内调山东。这不是逼宁王谋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