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自知失言。他道:“好吧。横竖纪纲已经回了北平,常歌拿不到任何实证。但愿朝廷里的那些人都是蠢货,能相信纪纲设下的苦肉计吧。”
常歌一行人溯运河而上,在半个月后到达了北平。
北平,燕王府。
常歌作为钦差,向朱棣、北平的官员、将领们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调任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为北平都司,升任张信为北平副都司。另命宋忠、徐凯、耿瓛分掌开平、永清、山海关三地卫所军。钦此。”
常歌宣旨完毕,朱棣心中暗骂:允炆啊允炆,你这是在给你的叔叔打造一个铁笼啊!纪纲的苦肉计,丝毫没有改变你削藩的决心!
心中虽骂,朱棣还是跟一众文武官员叩拜道:“臣遵旨。”
宣完了旨意,燕王府自然要做东,给新到任北平的这批官员、将领们接风。
在入席之前,道衍单独找到了朱棣:“殿下,我之前说的对吧?纪纲的苦肉计只是自作聪明而已!该来的还是来了!”
朱棣道:“难道只剩下那一个法子拖延时日?”
道衍微微点头:“只有那一个法子。一会儿开了席,殿下就要开始做戏给常歌看。”
几炷香功夫后,接风宴开席。朱棣眉头紧锁,一脸忧心忡忡的神色。
新任北平布政使张昺试探朱棣:“殿下何故眉头不展,一脸忧虑?”
朱棣没有搭理张昺,而是转头对常歌直截了当的说:“我不是五弟,绝不会做出拥兵自重对抗朝廷的事来!皇上该不会像处置五弟一样,将我的王爵削去,锁拿进京,贬为庶民吧?”
常歌没想到朱棣的问题问的如此直接。他连忙道:“殿下多虑了!皇上对殿下信任万分。大明的北边需要殿下这样英武过人的藩王守卫。”
朱棣狂饮三杯:“老常,你这是在哄三岁孩子呢!如今天下谁人不知,东莱伯到了哪位藩王的藩地,哪位藩王就要倒霉!你这趟来,就是专门来查办我的吧?”
常歌心中暗道:我的燕王殿下啊,您难道没听过“看破不说破”这五个字?
常歌回答朱棣:“殿下您真的想多了。此次我奉旨来北平,是巡查当地吏治的。”
朱棣竟然从座位上一跃而起,端着酒杯面露狂态:“你是来巡查吏治的?那张昺、谢贵这些人呢?如果我没猜错,张昺这位布政使是来北平掐我三卫护军粮饷的!几位将军是来分掌卫所军,看住我的三卫护军的!天可怜见,我从未有过谋反之心!若不是怕北元再次南下入寇,我早就遣散王府护军了!”
道衍亦在席间作陪,他命令王府下人:“殿下喝多了,还不快掺他下去休息?”
朱棣不依不饶,一脸狂态:“我没喝多!说的也不是醉话,而是掏心窝子的真心话!我朱棣绝不会谋反!请皇上不要杀我,呜呜呜!”
此时的朱棣,像是一个重压之下失去理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