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都是因为钱。”
这个时代钱对王族来说重要吗?
不重要。
赵烈侯喜欢音乐,对相邦公仲连说,我喜欢的人可以使他显贵吗?
公仲连说:“使他富可以,贵则不行。”
由此看出在上层人眼中富和贵是两个概念。
田氏家族虽然是大商之家,但是却没有地位,有个宗室的身份也只是名头。
显然是有上层人物看上了他家的财富,随手的打压,却让陶邑戴氏一族看到了机会。
思考到这里,田单现在面对一些抉择了。
现在摆在田单面前有三个难题。
怎么搞定秦五?
搞定秦五以后,怎么翻盘?
翻盘之后,面对上层的打压该怎么办?
搞定秦五,田单已经有一些想法,只等稍微试探一二,就会清楚。
怎么翻盘,田单还得等秦五回来,问些问题才能决定。
那田单现在只能思考以后的出路了?
是努力争一把?
还是远走高飞,另起炉灶!
田单相信以他的本事,在这个时代想出人头地,还是轻而易举地。
只是田单的灵魂深处,好像有个人在呼唤。
“力保大齐,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
田单知道,这是原主的呼唤。
田单对原主的评价是,一个有邦国情怀的豪杰。
“只是,你终究也救不了,你的邦国。不过勉强苟活几十年而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大一统才是最终的走向。”
田单回忆着脑海中天下形势,一时间却不知如何选择。
自平王东迁至今,天下动乱四百年,发生了太多的动荡,天下一统,早就是人心所向。
只是到底哪个国家来统一,用什么制度来统一,没有人服气。
一切最终还得靠武力。
而当世,论武力,无过法家。
几十年前,商君以一隅之地,变法改革,实现自己的理想,进入理想界十余年,就能横行天下,号称是,平王东迁四百年来第一至强,法家一下子就成为,当世最强的显学。
哪怕是号称至圣先师的儒门大圣,所创立的天下第一显学儒门,面对法家,也是节节败退。
西陲小国秦国,也成为当世强国,而这天下走势,在长平之后,就会彻底倒向秦国。
“难道我去秦国发展?”
田单没有顾及原主的呐喊,而是做出理智的判断。
“只是,秦国真的适合我吗?”
田单知道商君的制度下,秦国只有两种人,农民和战士,而他却是秦国制度中最受打击的商人。
而商人在秦国几个出头的?
无非两人,寡妇清和乌氏倮。
而这两人都是在吕不韦执政期间才活跃起来的,现在去秦国,呵呵。
秦国现在攻城后的制度,是把原本的百姓都赶走,只留下城池。然后,迁移秦国的百姓过来。
所以不是名士,不要想着去秦国了,秦国人压根不会鸟你,函谷关都进不去。
就算你已经是秦国人,但是你可知道,秦国的百姓是天下最苦的百姓,六国为何称呼,“暴秦”无他,人生来愿意享乐,而进入秦国,就是一个被上紧发条的机器,只有死亡才能休息。
“不,这不是我的选择!”
想到这,田单顿时再无去秦国的心思。
再考虑天下格局,想到今后几十年内发生的战争。
田单无比惶恐,却又无比兴奋,兴奋到让他,失去理智,让他癫狂。
“你不是爱冒险吗?还有比这更好的时代?”
“这才是我喜欢的时代!”
田单想起,刚刚几句话就控制一个人生死的场面,不由得,浑身战栗。
“大丈夫在世,不能轰轰烈烈,与死何异?”
“我前世就是不甘于平凡,所以努力创业,一次次以小博大,只是不让自己和光同尘。”
“而在这乱世,在这战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田单猛然在心中呐喊。
心中不再迟疑。
还有比五国伐齐后,比齐国更好能让他施展才华的沃土吗?
五国伐齐是整个战国历史的转折点,只要抓住这个时间点,田单自信他会做得比历史上的田单更好。
三年打败乐毅。
然后自立为王,还尊什么田法章为齐王,自己做齐王。
一统齐国,收复失地,变法改革,休养生息十几年。
待到长平之战,趁秦赵两败俱伤之际,一举平定六国,结束这乱世。
田单初步有了设想。
只是田单,隐隐有感觉遗漏了什么!
似乎还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具体是什么呢?
一时想不起来,一个人的记忆在脑海,确实有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