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5章,入关人选(1 / 1)

第二日一早,卢俊义、公孙胜、燕青三人便来到了关押杨四郎的军帐。 军帐之内,杨志和杨四郎两人昨日聊的很晚,到天亮才睡着。此时睡得死死的。 昨天五人一直都在讨论杨志如何入关之事,此事着实让卢俊义三人感觉到为难。 如果杨志因为一时冲动入关,那后果只有一个,一众兄弟只会认为杨志背叛。 而拿出杨家先祖这个说法,现在还无法说服众人。 最后只研究出一个结果,那就是等待时机。 此时三人进了军帐,见两人未醒,公孙胜苦笑着摇头道:“这两位倒是悠闲。” “足见两人英雄本色,杨家世代忠良,果然是非比寻常。”卢俊义附和道:“身在敌营,泰然自若。” “不知道哥哥有什么打算?”公孙胜问道。 “在找几个兄弟,好好商议一番。”卢俊义道:“杨家忠义,三代为国捐躯,我卢俊义说什么也要促成此事,让杨志入关。” 公孙胜听后点了点头,道:“哥哥所言甚是,贫道也想一睹杨家将风采。” “咱们再找些兄弟,晚上一起偷偷入关,然后再回来如何?”燕青也露出向往神色,建议道。 两人听后,沉思片刻,都觉得可行。 “那都叫谁?”公孙胜沉思道。 “杨志哥哥和鲁智深,武松哥哥交情深厚,可叫上两人,此事需要隐秘行事,在叫几个口严,干入关的。”燕青心思敏捷,马上开口道。 “林冲兄弟也可一同叫来。”公孙胜补充道。 “可先将三人找来,一起商议一番再做决定。”卢俊义点头道。 卢俊义吩咐人将四人以商讨军务的名义请来。 很快,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几乎同时到达,互相打过招呼,不疑有他。 但到了卢俊义军帐后,却没有见到卢俊义,在三人疑惑下,亲卫将三人引到关押杨四郎处。 “哥哥,原来公孙哥哥也在。”众人依次见礼,武松疑惑的开口道:“杨志兄弟怎么还没起床?而且这里是关押贼将俘虏之地,哥哥叫我们来此商量何事?” “三位兄弟都是哥哥信得过之人,哥哥有一事要说与兄弟们听。”公孙胜先是扫了一眼卢俊义,见他点头,然后开口说道:“但是在说此事时,三位兄弟不要提问,等我说完之后,在一一解答。” “哥哥到底要说的是什么事情,居然神神秘秘的。”林冲笑道。 “就是,公孙哥哥还是痛快些。”鲁智深道。 “那贫道就说了。”公孙胜将此事来龙去脉对三人讲了一遍。 三人听的出奇,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等事情,同时也陷入了沉思。 “此人便是杨四郎?”鲁智深顿时来了兴致,他来到杨四郎身前,仔细打量道。 “正是。”公孙胜道。 “两位哥哥,此事匪夷所思,就不怕是贼寇的诱敌之计?”林冲皱眉开口道。 “昨日杨志兄弟已经认祖,杨四郎使用的杨家枪法更加精妙绝伦,不能是假的。”卢俊义开口道。 “百年前的人物居然还活着,真是,真是。”鲁智深突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咱们是不是应该找公明哥哥商量商量此事?”武松问道。 “找那鸟人做什么?”鲁智深爆口道:“哼,此事不能指他,我相信两位哥哥的判断力,此事不会有假。” 武松点了点头,便认同了鲁智深的话。 “此事咱们兄弟还需要好好商议,再找几个靠谱的兄弟,共成此事。”公孙胜开口道。 “还商议什么?今天晚上就进关,就是龙潭虎穴也挡不住咱们兄弟。”鲁智深艺高人胆大,毫不在意,道。 “还需要再找些兄弟。”卢俊义道。 “哥哥怕公明哥哥起疑心?”武松开口问道。 “此事毕竟是深处敌营,难免会让人起疑心,咱们让杨志兄弟认祖,不能节外生枝。”卢俊义开口道。 “怕个鸟,不用理会那个怂人。”鲁智深道。 “不知道诸位兄弟认为还有哪个兄弟可以一同入关?”卢俊义知道鲁智深的脾气,没有理会,问道。 “我兄弟史大郎可同去。”鲁智深道。 “可叫上徐宁。” “可叫上我徒弟梵瑞和阮氏三雄。”公孙胜思索一阵,道。 “我看石秀兄弟和乐和舅可同往。”燕青在一旁道。 “朱仝兄弟义薄云天可同去。”武松道。 “好,人不在多,就这些兄弟一同,小乙去将这些兄弟请来。”卢俊义敲定了人数,道:“先让兄弟们知道此事因何而起,中午交换人质时,先远观一下杨家将风采。” 最后卢俊义定下夜探野狼关的好汉有。 卢俊义,公孙胜,林冲,杨志,武松,鲁智深,徐宁,史进,梵瑞,燕青,石秀,乐和,朱仝,阮氏三雄。 一共十六人。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声喊喝。 “两位统领不能进去。”卢俊义的亲卫喊道。 “这是关押俘虏之地,我们如何进不得?”一个声音响起,音调极高,还有些疑惑。 营帐内众人眉头一皱,公孙胜开口道:“我出去看看。” 公孙胜出了军帐,就见来人是孔明孔亮两个兄弟。 “胡闹。”公孙胜喝道:“此乃军营重地,两位兄弟难道不知法度?” “原来是哥哥,小弟听说那贼将似是英雄人物,就是想看看那贼将,没有别的意思。”孔明赔礼道:“我们兄弟这就走。” 说完便拉着想要说话的孔亮离开。 公孙胜皱了皱眉头,见两人消失后,转身进了军帐。 “是孔明孔亮两兄弟。”公孙胜知道众人已经听出是谁来,担还是说道。 “无妨。”卢俊义摆了摆手,道:“小乙去请那几位兄弟来。” —————————————— 在此先简单说明一下,为何卢俊义与公孙胜不告知宋江吴用二人。 整个梁山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里却是矛盾重重,并非没有间隙。 有以宋江为首的招安派和以鲁智深为首的反招安派。 招降派又分为宋江和卢俊义两派。 卢俊义因何上山,燕青早已经和他详聊过,所以暗恨宋江吴用两人,但又不能翻脸。 而公孙胜作为前统领晁盖嫡系,自然看得出晁盖之死和宋江脱不了干系。 整个梁山全靠南征北战来维系,最后却是死伤惨重。 如果梁山起义,未曾招安,矛盾随时都可能爆发,导致分裂。 分崩离析其实只在旦夕之间,只是没有那么一个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