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心中想道:“在田况被召回都城常安之后,整个齐地的局面就不可收拾了。赤眉军连战连胜,官军节节败退!而我,应该如何自处?”
他顿时感觉很是头疼。偏偏是自己刚来,田况就立即被召回了都城。这种情况,对于王安是极为不利的。
若是无法荡平赤眉起义,他应该怎么办?皇帝王莽若是问罪于他,他能怎么办?
一时间,王安心中思绪万千。
片刻后,他心中想道:“还是先不想那么多,尽力而为吧。”
用膳之后,王安又询问了泰山郡守,许多关于泰山郡诸事的问题。泰山郡守都回答了。
再之后,王安乘坐马车,去了自己在泰山郡治所奉高城内的新府邸。
望着这座经过修缮的大宅子,王安心中想道:“这里就是我的新王府了。”
随后,他就在这座自己的新王府中,安顿了下来。但此刻,他想不到的是,在相隔不算很远的泰山区域,将会发生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将会决定天下大势。
申时。
泰山区域,南边。
田况的驻地。
此前,田况与景尚因为行军打仗之事,起了一点小争执。
因此,此刻,田况略微不屑地看了一眼景尚,说道:“行军打仗,我自会定夺,不劳太师羲仲大人费心。”
景尚见此,心中极为愤怒,但表面上却是看似平静地说道:“探汤侯,真是深谋远虑啊。”
如今的田况,因剿匪有功,早已接到皇帝王莽圣旨,代领青、徐二州,甚至被王莽封为了探汤侯。
但此刻的他怎么都想不到,片刻后,他不仅会失去青、徐二州的军政大权,探汤侯也将会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爵位。
片刻后,有官吏急匆匆地前来禀报道:“田大人,圣旨到了!”
田况听到此话之后,心中大惊。而后,与王安一同前来的使者,手持圣旨,来到了田况的面前。
“圣旨到!探汤侯接旨!”使者高声说道。
田况立即向着使者所在位置跪下了,恭敬地说道:“臣,接旨。”
紧接着,使者开始宣读圣旨。圣旨的大意是:召田况去都城常安。
田况听完圣旨之后,并未立即接旨,而是沉默着,似乎在想什么。
“田大人,圣旨在此,莫非您要抗旨不遵?”使者手持圣旨,对不远处的田况说道。
田况跪在地上,身前是手持圣旨的使者。他略微艰难地轻声说道:“臣不敢。”
“这就对了。田大人,有我在此,剿灭赤眉贼寇不成问题。您就放心地去常安吧。”一旁的太师羲仲景尚,带着讥讽之意说道。
田况不禁怒火中烧,心中想道:“原本前线旗开得胜,我等可乘胜追击!但不知是哪个小人上奏,说我剿匪不力!如今这景尚来此地之后不久,使者又来了,并且手持圣旨召我去都城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