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王安带着洛天音,又一次行走在常安城内的街道上。洛天音又一次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许多事物,王安却是笑笑不说话。他们在常安城内的街道上,渐行渐远。
四月,正是暮春时节,阳光明媚,万物生长。
次日。
地皇二年,四月二十。
辰时。
都城常安,新迁王府。
有仆从来禀报王安,说是有人声称,奉功建公之命,前来给新迁王送来战书。王安听到此话之后,心中想道:“功建公不就是王匡(王莽之子)么?他还真是直接,直接下了战书!”
他从仆从手中接过战书之后,立即去了书房。在书房内,王安开启了战书,仔细地看了一遍战书上的内容。
战书的大意是:
听闻新迁王兄,昨日在秦楼诗会上大放异彩,自己很是佩服。但又听说,新迁王兄在荆州之时,曾带过兵,还曾指挥打仗,武略很是了得。自己虽不通文学,但却在武略上有些心得。因此,特派人来请新迁王兄,两日后前往鸿门,与自己论战。
落款为:功建公王匡。
王安看完之后,脸色略微凝重。他心中想道:“我未料到,王匡竟会直接给我下战书!”
随后,王安找来王吉,对他问道:“王吉,你可知道鸿门?那是个什么地方?”
“启禀王爷,据属下所知,鸿门在常安东北,距离常安八十里。时常有朝中武官与武官家族子弟,在那个地方比武、论战。”王吉对王安恭敬地答道。
“鸿门的比武与论战,你可听闻过?”紧接着,王安又如此问道。
“在鸿门,时常有比武与论战。参与者大都是朝中武官与武官家族子弟。”王吉恭敬地说道,“听闻两日后,又有一场论战会在鸿门举办。王爷可是要去论战?”
王安点了点头,说道:“正是。”紧接着他又问道:“我收到了王匡的战书,说是请我两日后前往鸿门,与他论战。关于王匡,你可了解什么?”
王吉恭敬地说道:“属下对功建公不甚了解。只是听闻功建公,喜好刀剑枪戟,喜欢比武与论战。他与许多武官与武官家族子弟,都有交往。”
于是,王安听到此话之后,立即问道:“王匡与哪些武官与武官家族子弟或有交往?你可听闻过?”
“属下并不知晓。只听闻大都是尚武之人,很是勇猛。”王吉立即恭敬地答道。
王安沉默数息之后,对王吉说道:“你与王府中一些人,去打听一下消息。”
王吉立即对王安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遵命!”
半日后。
王吉回到了新迁王府,对王安禀报了自己得知的一些消息。
据这些消息,两日后鸿门的那场论战就是王匡主办的,且似乎就是为王安准备的。据王吉打听到的消息,王匡认识许多武官与武官家族子弟,这让王安略微惊讶。而且,王匡已放出消息,说新迁王一定会去鸿门,与自己论战。
“这个王匡,还真是狂妄!我可没说一定要去参加这场论战。他这就是想看我出丑么?””王安心中思索着,“但是,这场论战还是要去的。且看到时候,是谁出丑!”
于是,王安攥紧了双拳,心中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