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王兴的府邸。
王兴身着宽袍大袖,看起来很有文人气质,貌似平静如水,但此刻却是面色惊讶地问道:“王安在常安街道上赋诗?此事当真?”
“启禀功修公,千真万确。”前来禀报的那名王兴的手下,恭敬地说道。
王兴的脸色刚略微阴沉了下去,忽然又微微一笑,带着笑意说道:“既如此,明日我便派人给他送去请柬,就说三日后,有诗会在秦楼举办。”
“待到秦楼诗会上,那剽窃抄袭他人之诗的王安,定会出丑!剽窃抄袭,竟还敢在常安街道上显摆!待到他在秦楼诗会上出丑之后,他可就真成笑话了!”王兴笑着说道。
“功修公英明!”王兴手下之人,纷纷赞叹道。
在场众人,不禁都露出了很是期待的笑容。
次日。
地皇二年,四月十七。
辰时。
都城常安,新迁王府。
有仆从来禀报王安,说是有人声称,奉功修公之命,前来给新迁王送来请柬。王安很是疑惑地想道:“功修公不就是王兴么?他派人给我送来请柬,会是什么事?”
他从仆从手中接过请柬之后,立即去了书房。在书房内,王安开启了请柬,仔细地看了一遍请柬上的内容。
请柬的大意是:
听闻新迁王兄文采很是了得,在常安的街道上赋诗三首,让众人为之惊叹。两日后的辰时,在秦楼有一场诗会,恭请新迁王兄大驾光临。
落款为:功修公王兴。
王安看完之后,嘴角露出了轻蔑的一笑,心中想道:“这哪里是请柬,这分明是下战书!”
随后,王安找来王吉,对他问道:“王吉,你可知道秦楼?那是个什么地方?”
“启禀王爷,据属下所知,秦楼在常安西北,距离常安五十里。时常有达官贵人与世家公子,在那个地方游玩。”王吉对王安恭敬地答道。
“秦楼的诗会,你可听闻过?”紧接着,王安又如此问道。
“在秦楼,时常有诗会举办。参与者大都是达官贵人与世家公子。”王吉恭敬地说道,“听闻两日后,在秦楼又有一场诗会要举办。王爷可是要赴诗会?”
王安点了点头,说道:“正是。”紧接着他又问道:“我收到了王兴的请柬,说是请我两日后前往在秦楼举办的诗会。关于王兴,你可了解什么?”
王吉恭敬地说道:“属下对功修公不甚了解。只是听闻功修公,喜好诗词歌赋,喜欢以诗会友。他与许多文人雅客,都有交往。”
于是,王安听到此话之后,立即问道:“王兴与哪些文人雅客有交往?你可听闻过?”
“属下并不知晓。只听闻大都是达官贵人与世家公子。”王吉立即恭敬地答道。
王安沉默数息之后,对王吉说道:“你与王府中一些人,去打听一下消息。”
王吉立即对王安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遵命!”
半日后。
王吉回到了新迁王府,对王安禀报了自己得知的一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