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祭祀行列,并不代表王瑾完全认可此人的作为,在不少人的祭文之中也多有批评之辞,但是对于这些人反抗元朝暴政,匡天下重归太平的贡献,还是要感谢的。
“昔者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宣王曰:‘臣弑其君,可乎’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尚书》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凶年饥岁,百姓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百万矣;而藩王、勋贵、阉竖、官绅之仓廪实,是上慢而残下也。……”
“《汤誓》有云:‘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王瑾对儒家典籍所知很少,用的都是很基础的内容。他用这些来论证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是正义的,同时也论证现在他们反抗明朝暴政是正义的。但尴尬的是,王瑾让赵束乡操刀所作的这篇祭文中引用的儒经,正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下令禁绝的那部分。
句句都是孔孟,句句都是造反。
祭文是一个投降的宗室宣读的,王瑾则在一旁用白话文翻译给闯军诸将。谢君友说:“我还道文庙里的供奉老夫子都是道学先生,现下看来是错怪他们的,怪不得他们是圣人,说的话果然大有道理。”王瑾说:“那是自然,因为圣人已经死了,所以他们说的话永远有道理。我们来替圣人说话,便有造反的道理,做官的来替圣人说话,便有不让造反的道理。”
看着焚化牌位和祭文的烈火,王瑾心里想到的是那段虽然出自小说,却很适合元末群雄与现在的闯军的话。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万事为民,不图私我;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无论红巾军还是闯军,都没有几个人能真的不图私我。但只要能为国为民去牺牲,又何必管他们为什么。
文章已经作完,接下来的工作就得靠刀枪来完成了。王瑾不由得哼起了熟悉的旋律:“仅凭笔尖弱小怎能保全,拼着血汗大同实现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