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朗太和安妍正坐在一台电脑前,对着屏幕指指画画,聊得很开心。拉泽也没招呼他们,自己凑了过去。
“……只能处理条理清晰,经络分明的数据。”格朗太指着屏幕说,“你看,这就是冯诺依曼机的基本模型。”
安妍问,“这么简单?”
“嗯,就这么简单。但就是这个东西,开启了人类的第一次信息革命。”格朗太敲了一下键盘,继续介绍,“这是第二代神经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可以模仿人脑的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可并行处理多种数据功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
神经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信息不是存在节点的存储器中,而是存储在神经元之间的联络网中。若有节点断裂,电脑仍有重建资料的能力。
它还具有联想记忆,视觉和声音识别能力。所以,神经计算机可以判断对象的性质与状态,并能采取相应的行动。不过,”格朗太发现了拉泽,对他点了点头,继续道:“这种功能其实是有缺陷的,最后,一次关键时刻的误判,直接导致了人类的大灾难。”
“大灾难?”安妍显然不知道这事。
“对,共同纪元2436年,桑复国和兰克林政府突然爆发了核大战,并迅速变为全球战争,一年后,全人类的人口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地球进入长达几十年的核冬天。事后分析起因,原来是桑复国防御体系的主脑的一次误判。”
安妍虽然对格朗太的话没有感性认识,但从他的语气,知道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历史事件。
格朗太继续道:“第三代计算机就是现在的主流机种,光脑。光脑是人工智能的顶峰。两千年前,随着光电子技术的飞跃,科学家让电脑芯片变得更小。
每一个光脑,都有140亿神经元及10亿多神经键,每个神经元都与数千个神经元交叉相联,总体运行速度达到每秒1000万亿次。
所以光脑已经完全具有人脑那种处理支离破碎,含糊不清信息的灵活性。嗯,你看黑肚皮。”格朗太说道这里,伸手捅了捅电脑屏幕边的黑肚皮,“他就是最新光脑。”
“那光脑和人脑没有区别了?”
“还是有。”格朗太说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定义。然后他稍有迟疑地说:“光脑可以欺骗,但是不能够暗示。”
“不能暗示?”
拉泽插嘴道,“就是不会忽悠。有人把大脑比作颅腔里装着的一碗粥,一碗重约3镑半的粥,它消耗了摄入氧气的20%,还造就了人类独有的灿烂文明。然而,这碗粥究竟是怎么工作的,一直是个谜。”
格朗太对安妍说:“比如,你当初说的那些话,连我都给忽悠了。这个光脑就做不来。”
安研不好意思地笑了。
拉泽接口道:“那是你傻。黑肚皮都不会上当。是吧,黑肚皮?”
“当然了,咱爷们多聪明哇。”黑肚皮迫不及待地接口。
安妍想了想,似乎明白,但又有点困惑,她问:“那第四代电脑呢?会忽悠了么?”
格朗太说:“第四代电脑就是生物脑,号称具有了真正的智慧。不过,我没机会体验。
人类一直在研制生物脑,但直到八十年前开始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生物脑的技术才成熟。盖亚主脑第一个升级。据说可以自动生成神经元,有了真正的自己的思想。
不过,我没看到关于盖亚电脑自主思想的资料,却从不同的渠道听说,自从盖亚升级为生物脑后,弧脉冲频发,经常要宕机检修。”
拉泽评价道,“和人想多了就要睡觉一样。”
安妍想了想说:“就是说,盖亚这个生物脑自己把自己忽悠晕了?”